文化 Culture

太平清醮 岂止包山那么简单

Cheung Chau Da Jiu Festival

太平清醮,是香港长洲规模最大的传统活动,也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个极具独特文化色彩的节日,却是外国人眼中的“全球十大古怪节日”之一。对他们而言,这只是香港人尽其所能疯狂抢包子求好运,上街观看飘色巡游的狂欢日子。事实上,太平清醮意义深远,岂止抢包山、看游行那么简单?

文字:余晴峰     图片:陈一年、柯炳钟等

文章摘选自《畅游行》杂志2021 / ISSUE APRIL 文化 《太平清醮 岂止包山那么简单》
太平清醮是香港长洲居民于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即佛诞)举办的一项传统民间活动。由于该醮会以三座大包山为标志,故又俗称包山节。从“太平清醮”字面上看,“醮”指的是通过道士为媒介,与鬼神沟通的大规模祭祀活动,有保境祈阳、许愿酬还之用。

长洲的惠州籍耆老说:“长洲的打醮始于香港岛的太平山街地区,当年在这个人口过份稠密的地区发生鼠疫,造成很多人死亡。因此一位居民将在家中神厅奉祀的北帝神像拿到街上,祈求瘟疫停止,其他居民亦上香祷告,不久疫病霍然清除。自此以后,居民每年以北帝为中心举行打醮,用以消灾解厄,超渡亡魂。”

鸟瞰太平清醮期间的长洲。摄影:张恺鑫

实际上,在人们眼中恰如大型娱乐舞会的太平清醮,本质上竟是祭祀活动,而这项活动带有挺强的“排他性”。道士会在不同方位竖立竹竿以设立建醮范围,只有在竹竿以内的地方,才有资格受到仪式的庇佑和洁净,“外人”与此无关。

再来,长洲太平清醮主要筹办者是“长洲惠潮府同乡会”,只有惠潮府成员才有资格当“总理”(侍奉神明的代表),“外来者”再有权势也是此路无门。历史人类学家科大卫(David Faure)形容打醮为组成社区脉络的一种手段,对其他普罗大众而言无甚关联。

从长洲到香港

明明“不关我事”,对太平清醮背后的意义可能也一知半解,但香港人确实又对长洲的太平清醮有种特别的情意结。虽然其它地方也有打醮,但大多群众认知的只有长洲的太平清醮,因为“抢包山”和“飘色巡游”这种独特和富庆典意味的活动,长洲举行得比较多。此活动的观赏价值紧紧抓住他们的目光,几代人是看着这热闹的节庆长大的。

正日的会景巡游是太平清醮的高潮。图片来源:Wikimedia CC

另一方面,主办方及政府亦有意无意为香港与长洲太平清醮扯红线。以飘色巡游为例,小朋友除了以历史人物形象出场,也会针对性地打扮成不同的政治和新闻人物,回应及讽刺香港时局,这种做法无疑加强了节庆与整个香港之间的连系。

在飘色巡游中,小孩装扮成古今人物。摄影:陈一年

此外,以往长洲举行太平清醮的日子皆由问杯决定,但为了方便岛外人参与,2001年经杯卜得北帝同意后,节庆便改为固定在佛诞假期举行。香港政府推广太平清醮不遗余力,不但让媒体详细报导,旅游发展局更带了外国领事参观,全力将此节庆塑造为香江的名片。慢慢地,长洲的太平清醮便变成香港的太平清醮了。

神功戏本是为神而设,人跟着一起看,变成娱人又娱神。摄影:陈一年
出于安全考量,现代的包山改以钢架作内部支撑结构,外部再配上竹枝,挂包6,000 多个。摄影:陈一年

改变与争议

改变总惹来争议,事实上不少岛民也慨叹节庆今时不同往日,当中又以对抢包山的意见最多。传统上,抢包山是属于长洲人的祈福活动,在太平清醮最后一晚,村民会爬上包山抢包,爬得越高,抢得越多的平安包代表越多福气。

1978年,当地发生包山倒塌事故,多人受伤,于是政府下禁令,转为统一派发平安包。村民极力争取,直至2005年,抢包山才重新举行,性质却变成了比赛活动,开放给全港运动员参加。当地居民只得眼巴巴地把他们每年一次的祈福机会,拱手交给官方筛选后训练有素的运动员……而包山的材料亦由真包改为塑料“仿真包”,这对于本来习惯食用以及用平安包拜神的岛民来说,自然是难以接受。

太平清醮重要仪式

太平清醮是中国几千年古老的道教文化,举行之日为农历四月初六,会景巡游为四月初八,整个建醮期一连5天,有“打缘首”“启榜”“祭幽”“飘色巡游”等重要仪式进行。

摄影:谢光辉

【1】打缘首

打醮时,侍奉神明的代表称总理或缘首,选缘首的方法是候选人在神前各掷10次卜杯,得到最多“圣杯”(两杯呈一阴一阳)的当选。村民认为虔诚是获选的最大原因。

图片来源:入乡随继官网

【2】启榜

启榜在打醮正日举行,把有份参加打醮者的名榜贴示出来,道士以雄鸡冠洁净,诵读榜单上的人名后烧掉。榜上有名的人才会得到神明的祝福,而一般只有“原居民”才有权登记在榜。

摄影:陈一年

【3】祭幽

即拜祭幽灵。分祭小幽和祭大幽,前者规模小,除了向无主孤魂分衣施食,有时道士会在高台向村民讲鬼故事;祭大幽规模较大,村民把鬼王抬到“不干净”的地方驱赶牛鬼蛇神,最后把鬼王火化,寓意它带着野鬼一同离开。

摄影:陈一年

【4】飘色巡游

又称会景巡游,是太平清醮其中一个重要主题。小孩被支架撑着,扮演中国历史人物或古典小说中的人物,在街上巡游演出。如今也加入一些新元素,如扮演国内外名人或政治人物。

娱乐失真意

此外,如今的节气过于侧重娱乐面向,忽略太平清醮的祭祀祈福本意,风气不健康。提到太平清醮变包山节,岛外人可能觉得一个名字没有什么大不了,但当地街坊依然激动:“正式来讲就不是包山节,当时想吸引那些外人、外国人参观,根本(实际上的)名称就叫太平清醮!”

他们也气愤地表示,从前醮会得斋戒三天,但现在大部分餐馆出于商业考量而无视此传统,“卖斋又卖杂(荤食)”,相当不尊重太平清醮。其它诸如将平安标志印在电风扇及手机保护套之类的产品出售、游客“挤爆”长洲等等,都严重挑战太平清醮的传统价值。商业化同时带来方便与破坏,箇中的矛盾让人纠结。

长洲太平清醮期间售卖的平安包。摄影:武仲林

也许大家首先要做的不是支持或反对,而是理解,唯有深入认识一件事情,才有资格判断那件事情值得与否,太平清醮如是,其它文化亦如是,愿大家都能多多了解那些看似熟悉又不真正了解的事。

备注: 因疫情关系,今年长洲太平清醮的部分活动取消,详情可上官网查询。

文章摘选自《畅游行》杂志2021 / ISSUE APR《看赏江西》。欲订阅此期刊,请点此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Show More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