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中国境外称之为湄公河,一江穿六国,所到之处养育着各民族,孕育出了多元文化。而作为澜沧江之源的青海玉树州,也以数量众多的盐产区哺育了当地百姓,并发展出渊源深厚的藏区盐文化。千百年来,质朴坚毅的玉树藏族,用百味之首调和着生活中的甜蜜苦涩,也把这份大自然的馈赠转化为艺术与财富。
文字: 江才桑宝 图片:王牧、CTPphoto
文章摘选自《畅游行》杂志2020 / ISSUE NOVEMBER 文化行 《囊谦传统盐文化的传承与变革》
中国青海省,自古以来作为中原政权连接藏区腹地与西域的要冲,不同的民族与文化在这里交汇共生。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彰显着波澜壮阔与古朴雄浑,展现出一派苍茫辽阔的景象。正是这片壮美的土地,让一个个民族停下了迁徙的脚步:羌人、氐人、鲜卑人、吐谷浑、藏人、党项人……在这里相继登场,上演了一幕幕征服与融合的历史大剧。
而如今的青海,作为中国的盐业重镇,在其72万多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散布着众多盐场。其中开发历史最为悠久的有三处:柴达木盆地的茶卡盐场,黄河源头的哈姜盐场,以及青海玉树地区的囊谦盐场。其中前两者为湖盐,后者为泉盐。
神秘的囊谦古盐场
囊谦县从地理角度看可视为盆地,澜沧江上源扎曲自西北向东南斜穿囊谦盆地而过,此外还有子曲、吉曲等澜沧江上源的重要支流,也从盆地内流经,所以这里属于澜沧江源区。与长江和黄河源区相比,人们对澜沧江源区的考察和了解,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非常有限。民国初年,周希武所著的《玉树调查记》可能是关于这一区域自然状况的最早记叙;而在经济社会人文方面,由于囊谦地处偏远,外界对其长期以来鲜有关注。这些都为囊谦盐区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囊谦县县内1万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内,就出露有29处盐泉,其中8处被开辟为盐场。这些盐场的起源,最早可远溯至千年以前。而在今天,从审美的角度来看,独特的高原环境和传统的制盐技艺相结合,又把这些盐场打造成令人震撼的景观。
产盐品质最高——白扎盐场
由囊谦往东南方向出发,45公里便可抵达白扎盐场。这是囊谦县建场时间最早、泉卤品质最高,也是眼下最具代表性的盐场。这里所产的盐被藏民认为具有治病功能,长期畅销藏区各地。
白扎盐场坐落在达纳河畔。站在小桥上,左右两侧望去,整整齐齐的盐畦形似水田,一眼望不到边。沿着小路向山上走,大小不一的盐田顺着山势铺开,宛如梯田一般。有的刚注入卤水,在太阳光下反射着光芒;有的水分已经蒸发,显出洁白的岩层;有的则还未注入卤水,裸露着棕红色。
产盐量最多——多伦多盐场
在囊谦,与白扎盐场齐名的是多伦多盐场。它坐落于囊谦县城东80公里外的娘拉乡多伦多村。该盐场占地面积百亩左右,是囊谦县产量最高的盐场。
巍巍的雪山脚下,盐田错落有致地排列在一起,铺满了眼前山麓的缓坡,白色的盐田和山腰上红色的藏式民居,浑然一派自然而古朴的田园美景。
囊谦盐文化的传承危机
时光荏苒,近年囊谦盐场的生产与交通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却面临着严峻的传承问题。因手工盐在市场经济中受到机器产品的挤压,越来越多年轻盐工已不愿再从事这种辛苦而收入低微的工作,纷纷辗转外地务工。囊谦盐区古老的制盐技艺,也随之渐渐离我们远去……
囊谦泉盐手工制盐技艺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是诞生于农业文明中的手工业瑰宝,传承至今难能可贵。囊谦盐泉的开采、盐业的萌芽与发展是充满地方性、民族性的一个活例,是镶嵌在青海盐业体系中一块亟待保护的瑰宝。此类文化遗产不仅需要抢救性保护,更需要生产性保护。而后者需要一方面挖掘即将失传的技术,用现代工艺恢复传统,增加盐工的收入,使其不至于离开乡土;另一方面则可以另辟蹊径,比如将囊谦盐田作为一种珍贵的景观资源推出,以吸引外地游客。
值得欣慰的是,当地一些有识之士已开始致力于产业转型。囊谦人本波•学迈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囊谦盐业公司,承包经营了6家盐场。近几年,他开始尝试研发高端食用盐和日化用盐,并计划建设盐业博物馆,对盐场进行旅游开发,以此来助力推广囊谦的盐文化。
文章摘选自《畅游行》杂志2020 / ISSUE NOV《新西兰南岛 驰骋蓝色星球》。欲订阅此期刊,请点此。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