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炖茄子、番茄炒鸡蛋、蒜香拍黄瓜、麻辣火锅、胡萝卜鸡蛋饼、芋头扣肉,还有苹果、葡萄、西瓜……所谓“民以食为天”,单看这一道道中式美食和多汁水果,是否已令你垂涎三尺、食指大动了呢?但要是回到古代,恐怕大部分如今人们熟悉的美食都无法尝到,因为根本没食材啊!这一切,要从历史上的“食物移民”开始说起。
摄图网、CTPphoto/图 黄慧珊/文 李诗琴/编 陈安琪/设计
文章节选自《畅游行》杂志 2020 / ISSUE NOVEMBER 饮食《食“客”》
中国北方人当作主食的麦,其实是在4,000年前从西亚传入中国。然而一旦认真研究餐桌上的食物时,便会惊讶发现:原来除了麦,如今中国人吃到的那么多种食物,都是从前从其它地方引进的;甚至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形成一波波的“食物移民”浪潮。这些外来食物在历史的长河里,渐渐从外来客人,变成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人,它们不仅丰富了炎黄子孙的饮食内容,还解决了当年的粮食供应问题。
“胡”字辈
要说中国“食物移民”浪潮,最早从2,000多年前的汉代就已开始。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后,不仅带动了东西方文化交流,更引进了各类食材,包括原产于地中海的胡菜和伊朗高原至北非的胡豆,还有起源于西亚的胡萝卜与胡蒜、中亚的胡桃,以及胡椒、胡麻、胡葱等香料与胡瓜等。除了胡萝卜和胡椒,上面所述的其它食材对很多人而言想必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但若是换个名字,大家就有印象了,因为它们分别是:芫荽、蚕豆、大蒜、核桃、芝麻、青葱、黄瓜。不得不说,要是当年没有芫荽、大蒜、胡椒、青葱这些调料类食材引进,如今中式料理想必无法香、味俱全,也会失色不少。
若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些食材传入之初都被冠以“胡”字。这是由于“胡”是早期中原民族对北方游牧民族和西方西域民族的泛称,因此由这些地方传入的食物,前面都会被加上“胡”字。除了以上“胡”字食材,属于维吾尔族人长途远行时必备的干粮胡饼,即为馕,也是在汉代时传入中原。另外,因被认为是汉代花大量金银从西域买来种子的千金菜(莴苣)、被后人赋予多子多福寓意的石榴、因产量高且可作为多类牲畜饲料而被称为“牧草之王”的苜蓿、汉代以后才大量培育的葡萄,也是经西域传入中原。
想看更多?
点此订阅《畅游行》杂志 2022/ ISSUE AUGUST《南美之南 巴塔哥尼亚》翻开第104-107页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