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7月4日,273名贡士进入紫禁城保和殿,准备参加科举的最后一关——殿试。然而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这项创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兴盛于明、清,成为读书人进入仕途门票、改变命运契机的考试制度,会在隔年被废除。而他们,成了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批进士。
CTPphoto、Flickr、Wikimedia CC等/图 李诗琴/文 陈安琪/绘 李永亮/设计 许素菁/整理
文章节选自《畅游行》杂志 2020 / ISSUE JULY 文化 《科举考试》
观赏古装剧或阅读小说时常会看到文弱书生上京赶考的画面或桥段。然而追根溯源,科举并非是古代中国一直存在的制度,而是隋代以后才出现。此前,各朝各代都有自己的人才选拔方式。西周时,国家管理由天子、诸侯、卿、士负责,社会阶级分明,各个阶级依血缘世袭;到了东周,才有“客卿”“食客”等制度外的人才为各国国君服务。但整体而言,秦代以前的中国是以世袭制度取士,不论官位或赋税俸禄,都是父死子继,世代享有。汉代时,则采用察举制和征辟制,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又或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与文学家王安石是一名进士。留荣锋 摄
三国魏文帝时,其重臣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将后者分为九品录用。这项制度将察举之权从地方官改为由中央任命的官员负责,后来的两晋与六朝皆沿用此制。然而,由于魏晋时期的世族势力强大,因此始终容易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
为了改革九品中正制,隋文帝于开皇七年(公元587年)命各州“岁贡三人”,应考“秀才”。隋炀帝在大业年间增设“进士”和“明经”两项名目,为后世所沿袭,故一般认为隋代是科举制的开端。“秀才”“进士”“明经”都是考试科目名称,个别考试方法、内容、录取标准都不同。不过由于隋代科举没有严格的选拔程序,多由皇帝下诏征辟,由州郡荐举,因此更多算是察举制的修正。
于北京首都博物馆展出的清代科举试卷。 Gary Todd 摄
经唐代增设考试科目与“重文轻武”的宋代后,科举考试制度日趋完善,并在明、清两代达到鼎盛。 自此,科举成为古代知识分子进入仕途和实现理想的阶梯,“进京赶考”则因影视作品和小说情节,自此深入人心,仿佛所有书生都“需要”和“可以”进京赶考。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条“走向人生巅峰”的阶梯并不好爬,《古代人的生活日常》一书里便以明清为例,详细述说了科举考试的“全套流程”。
点此订阅《畅游行》杂志 2022/ ISSUE JULY《夏之京都》翻开第100-103页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