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的餐制习惯,对现代人来说再正常不过。早、午、晚各食一餐,每餐相隔6至8小时,让人们持续拥有精力去应对忙碌生活。然而,“一日三餐”并非从古至今的铁律,餐数的多寡,很大程度上受物质条件和社会等级制约,也难怪乎唐代诗人李绅会写下“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千古名句。
摄图网、CTPphoto、Unsplash/图 李诗琴/文 陈芷蔚/设计 许素菁/整理
文章节选自《畅游行》杂志 2022 / ISSUE 112 饮食《一日,三餐》
古代人的主食演变,黍、稷是中国最早期的农作物,后来才有了麦、稻,以及菽、麻、芋艿、菰米和“舶来品”如玉米、马铃薯、番薯等。而在中国历史上的不同时期,粮食来源与供应,成了影响古代人餐数的主因。
现代人有每餐都有多种饮食选项。
原始社会时期的食物来源不稳定,也就导致了当时人们的每日餐数与用餐时间并不固定:猎得动物时,可能一天甚至连续几天吃上好几顿;一旦食物匮乏,则可能一天都吃不上一顿饭。进入农耕社会后,人们的食物来源较为稳定,因此发展出一日两餐的规律餐制。如此看来,“按时吃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下午吃“晚餐”
根据文献记载,商代人按作息活动,将昼夜划分成多个长短不一的时间段,包括旦、大食、大采、中日、昃、小食、小采、夕。其中,“旦”和 “夕”分别是起床与睡觉的时间;至于“大食”和“小食”,便是两段用餐时间。学者分析,大食的时间应该是早上8时,小食的时间应该是下午4时。
古代人没有我们那么多的食物来源和选择,由此也影响了他们的餐数。陆中秋 摄
我们现在常听说的“十二时辰”计时法,是在西周时开始使用。早上7时至9时为辰时,又名食时、早食等;下午3时至5时为申时,又名晡时、日晡、夕食等,这两段时间,便是当时人们的吃饭时间。根据东汉赵岐对《孟子•滕文公上》中“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一句所作的注解——“饔飧,熟食也。朝曰饔,夕曰飧”,可见古时候称上午餐为“朝食”或“饔食”,下午餐则为“飧食”又称“ 晡食”,而饔食是当时人们最重要,也是吃得最丰盛的一顿,下午的飧食,则基本上是吃饔食剩下的,相对凑合的一顿。现代人大概难以想象傍晚5时吃晚餐,毕竟此时有些人正吃着下午茶呢!而这样的饮食习惯,其实与当时的宵禁制度有关。
想看更多?
点此订阅《畅游行》杂志 2022/ ISSUE JUNE《寻灯探墓之路》翻开第100-103页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