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 Food

古代外卖

Takeout in Ancient Times

不少人认为外卖是近代才兴起的,但据考证,自宋代开始,外卖便已十分普遍。

台北故宫博物院官网、谢光辉/图     张竞仁/文     陈安琪/设计

文章节选自《畅游行》杂志 2022/ ISSUE NOV 饮食《百花齐放的古代外卖》

在《清明上河图》中,就有店小二送外卖的场景。描绘北宋都城风貌的《东京梦华录》也记载着“处处拥门,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饮食。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菜”,意指当时中产阶级的官员及商人都不在家做饭,会选择到餐馆用餐或叫外卖。

明代画家仇英所绘的《春游晚归图》中, 就有仆人提着食盒的画面。台北故宫博物院官网图

宋代经济繁荣,而汴京是当时最繁华热闹的都市。随着国民经济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对于“吃喝玩乐”便开始讲究起来。百姓们不但要吃得饱,还要吃出新的花样,这引发了各种特色菜式及小吃的诞生,例如皮薄馅多的灌汤包、浓油赤酱的东坡肉、咸香诱人的火腿等。因此,追捧美食也成为了当时的一种现象。

外卖方式多样化

宋代的商贩或官员如同现代社会的工作人士一般,在结束忙碌的工作后都不想回家做饭,而是选择到馆子饱餐一顿或点外卖。不过当时还没有如今这般发达的通讯设备,因此外卖服务主要是靠人力通信,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外卖小哥”。民众的需求加上饮食行业的激烈竞争,促使各家饭馆延伸了以下3种叫外卖的方式,以招来更多客源。

香港的外卖员骑着自行车为民众提供送餐服务。谢光辉 摄

一是家丁到饭馆订餐,再由店小二送到府上;二是约定送餐,提前与饭馆订餐,再由饭馆安排人员定时送餐;三则是集体订餐或上门兜售,饭馆伙计会主动上门到棋社或戏馆等地进行订餐询问,到了饭点再将做好的饭菜送上门。当时的外卖虽盛行,但未有足够便利的代步工具,基本上所有配送服务都是由店内伙计徒步送达。

皇帝也爱点外卖

据宋代词人周密所撰的《癸辛杂识别集•德寿买市》记载,宋孝宗曾在隆兴年间的观灯节,点过李婆杂鱼羹和南瓦张家圆子的外卖。在平日里,他还会点贺四酪面、臧三猪胰胡饼和戈家甜食等外卖小吃,向太上皇宋高宗赵构请安。由此可见当时宋代餐饮的盛况,就连吃惯山珍海味的皇帝都抵不过民间美食的诱惑。

论吃,宋代人可是认真的。在《东京梦华录》记载的100多家店铺中,各类饮食店就占了半数以上,常卖食物有假炙鸭、干签杂鸠、假煎白肠、葱油炸、骨头米脯、大片羊、红大件肉、煎假乌鱼等等,这些都是外卖热门美食。

想看更多?

点此订阅《畅游行》杂志 2022/ ISSUE NOV《神话古埃及》翻开第98-101页阅读全文。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Show More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