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Culture

元宵节 万家灯火暖人心

Lantern Festival, The Home of Lights

元宵,是汉字文化圈世代相沿的重要节日。在这一元复始,大地春回的时刻,赤县神州从北到南,由东至西,处处张灯结彩、鼓乐喧天,民众汇聚成欢乐的海洋,上演着一幕幕极具仪式感的节俗,在迎接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的同时,也寄托着对未来阖家平安、万事顺遂的美好祈盼。

文字:柯比     图片:CTPphoto、Wikimedia

文章摘选自《畅游行》杂志 2021 / ISSUE FEB 文化行 《元宵节 万家灯火暖人心》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灯节。中国的春节由正月初一持续至正月十五,元宵一过,人们便回归各自岗位,开始新一年的劳作。因此,在农耕时代,元宵常被视作春节节庆的最后高潮,是传统华人社会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积攒的热情,在灯火辉煌、皓月高悬的元宵之夜集中释放,家家户户点起彩灯,走街窜巷,以示庆贺。

广东梅州的舞火龙活动,此为中国南方常见的一项元宵节俗,传说与刘基号召民间舞龙起义驱逐元廷有关。摄影:黄松辉

始于前汉,兴于隋唐

关于元宵节的起源,民俗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太一神祭祀起源说”“农业祭祀说”“道教起源说”“佛教起源说”“纪念勘平诸吕之乱说”等;但最早有明确文字记载的元宵相关习俗,只能追溯至汉代。据《史记•乐书》载:汉武帝每年正月上辛夜于甘泉宫彻夜燃灯,以祀一位名叫“太一” 的神明,此为元宵节的开端。

烟火在多数华人社会被认为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元宵节目。图为台湾虎尾镇的元宵烟火表演。摄影:柯炳钟

隋大业年间,元宵节迎来了剧变期。《隋书•音乐志》有载: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隋炀帝时期元宵庆典的热闹非凡,由此可见一斑。节俗方面,此时的元宵在原本燃灯、祭祀的基础上,又加入了大型歌舞、百戏、夜游等活动,宗教性质与娱乐性质产生结合;同时,其规模也急剧扩大,全民性节日氛围已然形成。

唐承隋制,元宵节继续朝娱乐化、世俗化的方向发展,获得官方的大力推广,并被正式“律令化”。据《唐会要》天宝三载十一月敕:“每载依旧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开坊市燃灯,永为常式。”该则敕令有三层含义:一、元宵节的假期确定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二、“永为常式”,表示此为法定节假日,若无特殊原因,不得变更;三、“开坊市”,意味着在这三日内,临时取消宵禁。自此,元宵成为中国的法定节日,完成了由宫廷祭祀礼到全民狂欢节的演变过程。


南吃汤圆,北食元宵
在中国,最能够代表元宵节的吃食就是汤圆了(北称元宵)。据传,这种食品最早诞生于宋代江南地区的明州(今宁波市),时称“浮元子、乳糖元子、糖元”。

汉式狂欢夜

古人称夜为“宵”,顾名思义,元宵是一个以夜间庆典为主的节日。华夏大地幅员辽阔,各地的元宵节俗也不尽相同,但基本上吃“浮元子”、赏月、赏花灯、猜灯谜、放烟火这几项活动,总是不缺的。

台湾新北市有在元宵夜燃放天灯的节俗。天灯又名“孔明灯”,相传由三国名将诸葛亮发明。图片来源:Wikimedia

俗话说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节最讲究这个“闹”字,人们认为只有够“闹”,才能不辜负这年节的最后一场狂欢。元宵之夜,天上明月高照,地下彩灯万盏,南方的走桥、舞龙、舞狮、偷青,北方的踩高跷、扭秧歌、划旱船、火祭……各式各样的庆祝形式给农历新年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南京夫子庙前摆放的元宵彩灯,夫子庙灯会的历史可远溯至魏晋时期。 摄影:谢光辉

古人如何闹元宵

古时候,历朝历代都以在正月十五游街赏灯为一大盛事,但节期与节俗活动则各不相同。汉代为1天,唐代3天,宋代3至5天,明代长达10天。清代以满洲入主中原,皇家不再举办灯会,节期也缩短为4至5天,但民间的各类庆典活动依旧热火朝天。

有唐一代,以道教为尊,元宵故称“上元节”。在此期间,官方特许解除宵禁,允许百姓出门载歌载舞,彻夜狂欢。据《旧唐书•中宗本纪》载:唐中宗李显景龙四年(公元710 年)元宵偕皇后微服出行观灯,并借踏月赏灯之机,巡幸大臣萧至忠、韦安石及长宁公主府邸。可见当时长安上元灯会的盛景对于习惯了大场面的唐皇而言,仍是充满着诱惑。

花腔鼓是山西赵雄村一项独具地方特色的元宵节俗。摄影:叶桓

到了宋代,元宵夜更是盛况空前,张灯挂彩外还增添了放焰火、舞队、杂耍等新兴表演节目。

明天继续阅读元宵的爱情元素。

点此订阅 2021/ ISSUE FEBRUARY香港 深水埗小休日》,翻开第100-103页就可了解元宵节的点点滴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Show More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