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的吉兰丹,皮影戏曾经历过一段黑暗时期。由于吉兰丹皮影戏的剧本主要改编自印度史诗《罗摩衍那》(Ramayana),当时的州政府曾禁止穆斯林皮影戏师傅表演皮影戏,理由是所表演的故事具兴都教神话色彩,违背伊斯兰教义。
黄俊贤、马来西亚旅游局/图 黄俊贤/文 蔡志鹏/编 陈安琪/设计
文章节选自《畅游行》杂志 马来西亚 《吉兰丹道北 当暹罗文化遇见马来色彩 》
传统皮影戏是由一位皮影戏师傅一边挥舞各式皮偶,一边以独特的吉兰丹马来唱腔(Bahasa Kelate)灵活转换声音,分饰不同的角色。师傅身旁则由一班乐师围绕,以传统乐器伴奏。灯光将皮偶的影子照射在削薄的牛皮上,而观众坐在牛皮另一端观赏这一幕幕传奇故事。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上世纪90年代的吉兰丹,皮影戏曾经历过一段黑暗时期。由于吉兰丹皮影戏的剧本主要改编自印度史诗《罗摩衍那》(Ramayana),当时的州政府曾禁止穆斯林皮影戏师傅表演皮影戏,理由是所表演的故事具兴都教神话色彩,违背伊斯兰教义。近年来,包括皮影戏在内的许多传统文艺活动开始解禁,州政府也尝试在道北的甘榜拉勿(Kampung Laut)设立文化村,复兴传统文艺活动。

尽管如此,随着时代进步,皮影戏已渐渐没落,被电视节目和各式网络娱乐取代也是不争的事实。一班村民聚在一起观看皮影戏的场景,现今已经很难看到了。庆幸的是,在州政府的努力和皮影戏师傅的坚持下,皮影戏仍在吉兰丹艺术文化表演中心的特定时段上演,这一传统民俗也将顽强地延续下去。
旅游资讯:
吉兰丹艺术文化表演中心 Gelanggang Seni
地址:Jalan Mahmood, Bandar Kota Bharu, 15200 Kota Bharu, Kelantan, Malaysia
电话:+60 9 748 5534/6652
费用:免费
脸书:@tic.kelantan
•中心只在每年2至11月(不包括斋戒月)期间开放。
• Dikir Barat及皮影戏等文化表演时间表,请参阅官方脸书。
想看更多?
那就点此订阅《畅游行》杂志 2020/ ISSUE NOV《新西兰南岛 驰骋蓝色星球》翻开第78-87页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