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大中华 Greater China

鸳鸯重庆 三部曲

Two sides of Chongqing part 3

高高的朝天门哟,挂着棒棒的梦哦;长长的十八梯,留下棒棒的歌;爬坡上坎脚下的路,一根棒棒求生活。

王铭伟、柯炳钟、张恺鑫等/ 图          甘炤文、张恺鑫、杨敏聪等/文           叶永仁/设计          吴承宪/整理

文章节选自《畅游行》杂志 2019 / ISSUE AUGUST 封面故事 《鸳鸯重庆》

从古到今的长梯

重庆作为山城,少不了要爬楼梯,梯坎也就成了生活中的基本元素。作为纵向贯通重庆的通路,梯坎如血脉般将山城各处串连起来,聚集起了商贩、居民和脚夫。

黄桷坪涂鸦一条街上的棒棒们。柯炳钟 摄 

渐行渐远的梯坎

连接较场口的上半城和下半城的十八梯最有名。明朝时,这里曾有口水井,附近的居民都会使用,而它距离民居正好十八步石梯,因此就被称作“十八梯”。这里浓缩了重庆的市井气息:掏耳修脚、木工裁缝、算命摊和江湖郎中……最地道的重庆元素汇聚一堂。

由于十八梯的生活成本很低,容纳了大量草根阶层,因而常被视作是重庆的贫民窟乃至“城市毒瘤”,毕竟它紧邻号称中国西部第一街的解放碑CBD――华灯之下,岂容黯淡破败?拆!于是历经千年风雨的十八梯还是被拆除了。随着城市的发展,老梯坎拆了不少,扶手电梯则愈建愈多,最著名的要数“皇冠大扶梯”。城市的发展和扶梯的建设无疑大大方便了生活,却也让我感到有些可惜:作为生活居所的老梯坎渐渐远去,在新的梯坎上,来者只是过客。

肩扛命运的棒棒

这群人因重庆的山水而生:长江码头开埠,商贸繁华,所以需要大量的运输人力;山城地形高低错落、崎岖不平,因而不能用车、马、牛,必须要挑夫。这些靠一根长竹棍行走江湖的挑夫,久而久之被借代成了他们的生计工具――棒棒。

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曾在这里取景,因而带火了十八梯,不过现在已经被拆除了。石宝琇 摄

他们勤勤恳恳,凭着一身干劲扛起了沉重的货物,赚点辛苦钱养家。从年轻力壮开始爬高上低,到中年风霜满面,再到老年身形佝偻,令人联想到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生活的艰苦终会压弯人的脊梁。2018年的纪录片《最后的棒棒》追踪了数名棒棒:他们或病倒也不愿到医院花费辛苦挣来的钱;或到了60岁仍无依无靠,挣着一天30-50RMB/5.90-9.90SGD的收入;或好不容易攒下钱准备做点小生意时,被小偷光顾,一夜打回起点……

在中日抗战时期的“宜昌大撤退”中,在实业家卢作孚主导下,大量人员和10万吨工业物资于漫天炮火中运至重庆,再由棒棒军用肩挑背磨的原始运输方式,保存民族工业的火苗。如果说每个群体都有它的高光时刻,棒棒在这场“中国的敦刻尔克”中,无疑是耀眼的群星――他们犹如蝼蚁般卑微前行,却如高山般伫立。在袍哥已然远去的如今,独留棒棒军在山城的起落中继续自己的道路。

综艺《极限挑战》中,王渤曾乘坐的皇冠大扶梯,单程2RMB/0.40SGD。由于速度快、斜度高,往下看时小心腿软。而醉酒者、高血压病人、恐高症患者、精神病患者、危重病人均不宜乘坐。张恺鑫 摄

皇冠大扶梯

两边分头连接重庆火车站(菜园坝)及轻轨两路口站(上半城),是亚洲第2长的1级提升坡地扶梯。大扶梯由上行、下行及备用梯组成,全长112米,宽1.3米,倾斜度为30°。扶梯全程运行的时间约为2分30秒,现已成为重庆最富特色的交通方式。

洪崖洞 华丽蜕变

洪崖洞灯火辉煌,犹如置身《千与千寻》中的奇幻世界。图虫创意 图

在两江四岸的悬崖上,曾经到处都有靠数根杉木树干撑起的木屋,在摇摇欲坠与屹立不倒之间,容纳了天地间的蜉蝣,这些木屋俗称吊脚楼。今天说起吊脚楼,通常会联想到湖南凤凰古城那些美丽的木制建筑,但在当时的重庆江边,吊脚楼不过是简陋搭建的房屋,供下层劳动人民居住――毕竟跑江湖的,终要有个落脚处,而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洪崖洞。

 

没有仙人,只有贫民

洪崖洞有不少刻画着老重庆记忆的雕像。王铭伟 摄

原本在这个山崖上可以看见一座巨大石窟,相传古代有“洪崖仙人”居住,文人骚客还对此地景色赞道:“石苔迭翠,池水翻澜,夕阳返照,五色陆离。”从清代开始,重庆人口骤增,许多穷困人士见洪崖洞能遮风挡雨,便纷纷裹着棉被在此安家,再加上本地的搬运工、纤夫、小贩靠江谋生,为了方便和降低生活成本,便依山势在江畔搭起简陋的吊脚楼来,这块无主之地因而成了穷人的天堂――人们和洪崖洞的吊脚楼,一起顽强地活着,成为占据嘉陵江畔的大型景观。

不过随着洪崖洞变得拥挤而市井,加上上半城区顺流而下的生活污水,像古巴渝十二景之一的“洪崖滴翠”那般,具有世外修道色彩的美景已不复再见,而是变成了容纳众生的烟火红尘。

崖上的“汤屋”

80年代后,重庆开始快速发展,老洪崖洞免不了要整治,可是这些吊脚楼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民居,拆了就没了,因此开发时希望能兼顾文化保育和发展需要。最终由小天鹅火锅的创办人何永智得标开发洪崖洞,就有了今天的模样。

雕塑家郭选昌的作品《记忆山城》高达13.8米,结合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别树一帜地把20多幢错落的吊脚楼融合在一起。王铭伟 摄

何永智作为重庆人,大概继承了跑江湖的灵活和坚韧,毕竟在江湖上只要肯变通、肯吃苦,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像由她发明的鸳鸯火锅就由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获得灵感,火锅可以同时存在清淡和麻辣两种口味。而在发展洪崖洞的项目初期,由于地势特殊,加上城市规划的限制,开发变得困难重重。最终她以吊脚楼为原型,用泥巴捏出了洪崖洞大胆的模型,以此说服政府,成就了今天宛如时空幻境的洪崖洞。

不过自2006年建成以来,何永智的日子并不好过――洪崖洞一直在亏损。直到2017年,形势才发生大逆转,洪崖洞的年度人流量高达1,200万人――这种惊人的变化,原来是新媒体的传播使然。2017年开始,“抖音短视频”成为中国的全民APP,而重庆因其独特的面貌而成为热门内容,洪崖洞更是因为极似宫崎骏动画电影《千与千寻》中的汤屋而爆红,一时之间全国游客都涌入重庆“朝圣”。随后,洪崖洞的照片、视频疯传网络,至此,仙人的岩洞、江湖人士破落的居所,蜕变成了人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想看更多?

那就点此订阅《畅游行》杂志 2019/ ISSUE AUGUST《鸳鸯重庆》翻开第28-31页阅读全文。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Show More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