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Culture畅游东盟 ASEAN

新加坡小贩中心的演化史

Singapore's Hawker Culture Part 02

19世纪中叶至1930年代,街头小贩陆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时的小贩售卖的都是正宗的家乡原味美食。20世纪初,市政委员会提出设立“小贩聚点”的构想,被认为是今日新加坡小贩中心的雏形。小贩中心的发展与演化,与新加坡的发展变迁密不可分,今天咱就来一同见证这段演化史。

文字:洪慧玲     图片:新加坡国家文物局、Flickr等     鸣谢:Tony Boey

文章摘选自《畅游行》杂志 2021 / ISSUE JANUARY 新加坡 《小贩中心 从味蕾到心灵》
19世纪中叶至1930年代,英殖民政府基于锡矿、橡胶种植业和港口贸易的巨大劳力需求,从中国、印度与印尼引进大量客工,街头小贩便出现于这个时期。当时,大部分小贩在家乡本就是经营饮食业,因此售卖的都是正宗的家乡原味美食。

船只密集地并排停泊在新加坡驳船码头。摄影: G.R. Lambert & Company

20世纪初,殖民政府开始着手街头小贩的问题,于1903年立法要求街头小贩向华民政务司署登记。为了避免影响市容,及考虑到环境健康与卫生问题,街头小贩于1908年被要求迁往后巷营业,不允许在五脚基和大街上摆摊。

与此同时,市政委员会也提出设立“小贩聚点”(Shelters for hawkers)的构想。此构想被认为是今日小贩中心的雏形。

僧多粥少的小贩聚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殖民政府开始集中精力于肃整新加坡街头小贩的问题。政府采纳了小贩聚点的建议,并于1921年至1935年间先后在水车路(Kreta Ayer)、人民公园(People’s Park)、卡尼街(Carnie Street)、奎因街(Queen Street)、马里士他路(Balestier Road)和林大头路(Lim Tua Tow Road)设立小贩聚点。

上世纪30年代末新加坡河畔小贩。图片来源:国家文物局网站

能挡风遮雨的简单窝棚备有自来水供应,使小贩们从此有顶遮头。然而小贩聚点粥少僧多,6处总共只能容纳383名小贩,未能惠及岛上逾万名小贩,也无法有效解决街头摆摊的问题。

拉沙圣淘沙小贩中心。图片来源:国家文物局网站

二战后,新加坡经济复苏缓慢,许多失业者投入小贩行列,使聚点不足的情况加剧。尽管中峇鲁(Tiong Bahru)、黄埔(Whampoa)、红山(Red Hill)、剑桥路(Cambridge Road)和滨海艺术中心(Esplanade)等地新增了聚点,依然无法解决问题,直到独立后的1972年,情况才逐步获得改善。环境部的小贩中心建设与小贩搬迁计划,14年内共建设了108座小贩中心,成功让所有小贩尽数搬迁。

上世纪70年代位于珊顿道的老巴刹食物中心。图片来源:国家文物局网站

2011年,政府宣布新建10座小贩中心的计划;2015年,再宣布新建另10座小贩中心,以应付多年来不断增长的人口,并填补因国家重建而关闭的小贩中心。目前,新加坡国内共有114座小贩中心。若将计划新建的20座小贩中心算入其中,平均每5.4平方公里就有1座,也难怪它成为游客和国人寻找美食的绝佳去处。

无可替代的国家瑰宝

小贩中心的发展与演化,与新加坡这片土地上的人文、历史发展紧密相连,因此2019 年3 月提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对新加坡人来说是顺理成章。

2018 年国庆群众大会当天,总理李显龙宣布将递交相关申请文件后,有关单位用了逾半年的时间,准备所需资料,并收集群众的支持与签名。85 万份捐款承诺通过网站、巡回展览及流动捐款站等平台传递到申请单位手中,足以证明此项申请获得众多国民支持。

摄影:chriskay

去年12月,新加坡小贩中心文化申遗成功,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新加坡人而言,这件不可取代的国家瑰宝能获得国际认可,实是锦上添花的一桩美事。

文章摘选自《畅游行》杂志2021/ ISSUE JAN《舌尖上的曼谷》。欲订阅此期刊,请点此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Show More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