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语剧场在每个时代,都背负着某个使命与民前行,是重要的存在。直至来到影视业盛行的21世纪世界里,拥有特色风格的华语剧场却显得存在感低落,变得小众了。也许人们会问,现今人们为什么还需要剧场?在英语为主流的环境之下,本土华语剧场还会有未来吗?你心中,有答案吗?
文字:邓颖蕙 图片:有关单位
文章摘选自《畅游行》杂志 2021 / ISSUE APRIL 新加坡 《华语剧场的独想》
“看戏”从以前到现在是大多数人的快乐泉源,但每代人“看戏“的方式都会随着时代改变。早期新加坡华人移民看的是传统戏曲,包括粤剧、潮剧、京剧等剧种,最早可追溯至1842年。到了19世纪末,中国因为新思潮引介了改良版的戏曲。中国的戏班时而也会南来演出,升华了看戏感受。
振天声白话班 掀新“看戏”风潮
1913年,一个来自香港的戏班“振天声改良白话班”,又再次改变了人们的看戏体验。根据本地戏剧研究学者柯思仁副教授指出,该戏班舍弃传统戏曲表演形式,全以白话演出,而舞台装置更是前所未见。相比传统戏曲常用的画景,该剧用现代戏剧强调的实景。
像是描述清朝官吏的腐败的《风流探》,演出中“有窗可以启闭,有门可以出入”,再加上表演中纯用白话,让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有了此先例,报章纷纷刊登出有关现代戏剧的新闻,强调这种类型戏剧的现代教育意义,如“灌输人民智识,庶可藉开风气”。
也许是受到振天声白话班的启发,在该团带来这种崭新戏剧观赏体验的8个月后,新加坡侨社领袖也创办了“耆英善社”并以白话和实景的现代戏剧形式义演,筹集善款赈灾,这可说是新加坡华语戏剧的起点了。久而久之,本土华语戏剧自成一格,称之“新剧”或“文明剧”,以华文华语创作及演出,主要为话剧,但不包括中华文化传统的戏曲表演。
戏剧存在的意义
新剧的崛起开启了大众贴近社会的另一扇窗,因为在剧场的特殊空间中,表演反映出当下人们最关心或争议的议题。最早期戏剧演出带有华社赈灾自强的使命,为华校或华社筹款。到了1920 至1930 年代,除了华社在金钱上筹款支持抗战,华语戏剧也几乎带着强烈的救国救亡精神,鼓励观众支持在中国的抗日战争。当时的本土华语戏剧发展出反殖运动的政治思想。
下期预告:狮城华语剧场——最好与最坏的时代
点此可订阅《畅游行》杂志2021/ ISSUE APR《看赏江西》,抢先阅读完整文章。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