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东盟 ASEAN

牛车水人文环境的蜕变

The Chinatown Diaries Part 02

从17至19世纪,东南亚各地先后成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迫切需要大批廉价劳工以开发丰富的天然资源。在新加坡开埠时期,也不少中国南部地区的“猪仔”被押送到牛车水宝塔街的“猪仔馆”,再转运到马来半岛去从事拓荒、开矿或种植的工作,他们被称作“苦力”。在当时,还有一群同样南来的妇女,她们被叫做“红头巾“。

文字:吕美姿     图片:吕美姿、Flickr、Unsplash

文章摘选自《畅游行》杂志 2021 / ISSUE FEBRUARY 新加坡 《南洋青年的 牛车水日记》

和新加坡其它地区相比,牛车水的建筑特色分明,充满浓厚的华人文化气息。摄影:Erwin Soo

当年这群红头巾,大部分是来自中国广东省的三水籍妇女,她们到南洋艰难打拼,刻苦耐劳,勤奋工作,建造现代城市。她们从事泥水杂工,搓灰沙、担砖块、搬木料,用双肩双脚把材料挑上十多层高的建筑物。如今尚存的南洋大学行政楼(1955)、文华大酒店(1971)、中国银行(1954)、亚洲保险大厦(1955)等建筑物,都凝聚着红头巾流过的汗水。

红头巾头上的红色头巾除了能遮阳挡尘,鲜红颜色容易引起上层工友的注意,避免意外伤亡。这些红头巾女常年节俭,把辛苦赚到的血汗钱藏在头巾内,部分工资则寄回家乡养活家人。

走出牛车水地铁站 A 出口便是当年“猪仔馆”的所在地宝塔街,亦是老一辈人俗称的广合源街。步行街两旁遍布纪念品店、餐厅,及地标景点——牛车水原貌馆。在牛车水原貌馆,我们可以看到先辈们当年的生活环境,狭窄的空间住着好几户人家,生活条件苛刻,一家子挤在一个房间,从事的工作大部分不是苦力就是红头巾。如果要话当年,我们可以说,苦力和红头巾的人生经历就是旧牛车水的发展写照。

俯瞰宝塔街。摄影:Joshua Tsu

城里月光照亮了豆腐街

大部分生于80后的人都曾看过新传媒连续剧《豆腐街》,主题曲《城里的月光》由本地歌手许美静演唱,她沙哑温柔的声音把《豆腐街》唱红了大街小巷。《豆腐街》故事背景是今天的珍珠街上段(现在的芳林苑所在地)。

芳林苑的半圆拱门建筑设计,如今已不再现。摄影:Jnzl’s

当时在街上听到的或看到的,都是三水话或三水人。每天早上,豆腐街人声鼎沸,挤满一群群干粗活的工人,包括木匠、水泥匠、红头巾等。天还未亮,红头巾就聚集在街上,等待“工头”(带领和监督工人的领班)来“加工”(提供工作机会)。

她们早出晚归,劳动10小时以上但工资少。一些年老无法工作的红头巾,便到蔬菜批发店捡些剩下的老菜黄叶或半烂的马铃薯,在街边转售。新加坡建国后,牛车水一带三水女工聚居的松柏街、长泰街、豆腐街改建成“芳林苑”。

每年农历新年,牛车水是新加坡人必去办年货的地方。摄影:Peter Garnhum

基记面家的记忆

穿过唐城坊(Chinatown Point)来到芳林苑,每当用餐时间,这里的小贩中心人潮汹涌。2014年公司设在这附近,我和同事经常来光顾基记面家。面食美味、份量大,价钱实惠(4.50SGD),选择又多:云吞面、水饺面、鸡排面、鼓油鸡面、鸡脚面、鸡丝怡宝河粉等。这么多年,我就只爱吃它的招牌云吞面。

图片来源:基记面家面簿

“好久没见到你了。”几乎长年金发的短发大姐一边忙着煮面,一边问候我。“呵呵是啊,生意还行吗?”“我们都还在努力,谢谢你的支持。”不一会儿,大姐递上面条,热呼呼的云吞饱满有嚼劲,面条无碱水味,味道不变。想起前年在CNN网站看见他们的采访,是一个关于拯救小贩文化的节目,母女俩在档口忙进忙出。从1965年开业到今天,三代传承的基记面家的味道,与牛车水成了难以分割的记忆。

基记面家
地址:Hong Lim Food Complex Level 2 #02-49, Block 531A, Upper Cross Street, Singapore 051531
联络:+65 6532 2886
时间:7am-8pm
面簿:@jijinoodles

红头巾故事导览团

新加坡宗乡总会自2011年起推出“文化之旅”活动,带领民众先后走访了多个文化历史地标和街区,让大家领略新加坡多姿多彩的多元种族与文化。它们彼此融合,和谐共处,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新加坡社会。2019年,为了纪念新加坡开埠200周年,宗乡总会特别推出无名英雄系列之“新加坡建设者”文化之旅。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浏览宗乡总会网站参加他们有关红头巾故事的导览团。

回顾上期:南洋青年的牛车水日记
下期预告:论建筑物于城市之重要性

文章摘选自《畅游行》杂志2021/ ISSUE FEB《香港 深水埗小休日》。欲订阅此期刊,请点此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Show More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