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东盟 ASEAN

潮洲文化在大马

Teochew Culture in Malaysia Part 1

华人下南洋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次海外移民壮举,其移民人口之多、涉及地域之广、移民时间跨度之长,在全世界尚属罕见。俗话说“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有6,000万华侨,其中1/3是潮籍。海外潮州人将潮州文化带到世界各地,在东南亚尤甚,一些地方甚至比潮州更“潮州”。

CTPphoto、摄图网等/图              李欣洳/文              许素菁/整理

文章节选自《畅游行》杂志 2022 / ISSUE 113  马来西亚 《潮洲戏曲文化》

与马来西亚各籍贯华人一样,潮州人是在数次移民浪潮中,从中国前来马来西亚。潮州人把出国谋生叫做“过番”,把漂洋过海谋生的人称为“番客”。潮州人大规模出洋侨居,是在清代乾隆年间。乾隆十二年(1746年),因人力增长带来的土地压力越发明显,清廷稍放松海禁,由此产生潮汕移民海外的第一个浪潮。

1860年,英法与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其中写明允许招募华工出国,“卖猪仔”正式合法化。据《汕头•海关志》记载,从1864年到1911年,潮汕地区出国谋生的人数高达294万,这是潮汕人移民海外的第二次浪潮。

潮州人与其他籍贯的同胞同来南洋当番客,从事各种工作谋生。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图

根据《潮州府志》,在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潮汕各县发生涝、风、蝗、瘟疫、地震等灾难248次,有“鬻妻弃子,饿殍载道,甚至寻死者、迁徙者十之八焉”的记载。晚清的潮汕,人稠地狭、时局动荡、灾害频发,下南洋是迫不得已的出路。

潮州歌谣中有大量关于过番的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一溪目汁一船人,一条浴布去过番。钱银知寄人知返,勿忘父母共妻房。火船驶过七洲洋,回头不见我家乡。是好是劫全凭命,未知何日回寒窑。”短短几句,道尽过番客辛酸。

在那个谋生艰难、交通电信不发达的年代,大多番客一去就不知归期。因此,久而久之形成一个习俗——华侨寄批(“批”在潮州话意为书信)。番客会不定期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将信、银票或物品等合一的批信寄回故乡,向亲人报平安,运银款;这些承载着番客们精神寄托的信件也被称为侨批。

半岛南北部人口居多

据《华研通讯》第一期资料显示,潮州人占马来西亚华人比例9.25%,位居第四,主要分布在北马的槟城(24.7%)、吉打(12.4%)、霹雳(12.1%)一带以及南马的柔佛(18.3%)。其中柔佛新山更有“小汕头”之称,因19世纪柔佛港主制度的推行,以潮州人为主的义兴会众最早移居至此,港主之中亦多为潮籍人士。当时潮州话在新山是通用语言,甚至在学校也都使用潮州话交流。

潮州传统文化随着潮籍华侨传播到世界各地。

潮汕文化作为一个内容丰富且特色鲜明的地域性文化,是潮州人身份认同的象征。在各界潮籍人士的努力下,马来西亚潮汕文化保留相对完整,甚至还融合了当地元素,并加以传承及弘扬。潮汕传统民俗、饮食、戏曲等文化在马来西亚都能找到,甚至在这个基础上创新了二十四节令鼓、游神、粿条仔等大马独有的潮州文化。

想看更多?

点此订阅《畅游行》杂志 2022/ ISSUE JULY《夏之京都》翻开第88-95页阅读全文。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Show More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