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Culture

古人姓名知多少?

Know About Ancient Names

名字如诗,姓氏为篇,字号才情,一生传颂。身为现代人的我们,只知姓与祖宗息息相关,名则显示出辈分,或父母与长辈对自己的期许和祝福;但在古代,姓、氏、名、字、号背后所蕴含的意义,远比我们以为的复杂且深远。

文字:吴承宪、邓颖蕙  图片:CTPphoto、摄图网

文章摘选自《畅游行》杂志2023 / ISSUE JULY 文化 《古人姓名知多少?》

在现代社会中,姓氏是我们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古代,姓和氏是不同的概念。仔细想想,孔子姓孔吗?如果不是,那他姓什么?在弄清这个问题前,我们首先需了解最先出现的“姓”。《通鉴外纪》解释:“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姓,是为了统一共同祖宗而创,可理解为区分不同部落族群的族号,通常取自地名,比如中国古代部落联盟首领黄帝姓姬,是因为他住在姬水附近。

值得注意的是,早期的姓都带有女字旁或女字底,如姬、嬴、妫、姜、姚、姒等,这是因为原始社会早期为母系氏族社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姓”的本义可理解为源于同一女性始祖族属的共同标志,而同姓的人有相同血统,所以人们常说同姓之人不宜通婚。

人的名字就像一首诗,优美带有故事。

姓、氏本不同

“姓”可说是一颗大树,而“氏”则是大树长出的树枝。随着人口迅速增加,原本同个祖先的部落分成更小的部落分散到各地,为了彼此间保持识别,却又能区别独立出来的子孙支系,于是就在姓的后面加上了“氏”。

氏的形成分为几种:以家族居住地为氏的有西门;以官职的名字为氏,则有司马、司空;还有些是以先祖的姓名为氏,比如孔子的“孔”氏,就是以他的祖先孔父的字所命名。其实,孔子姓“子”,“子姓”也为殷商帝王家族的姓,因此有传孔子为商汤之后。这里也间接透露出一个信息——姓与氏是贵族才有权使用的称号。从前没有姓氏的平民百姓,人们统一以其职业称呼,如庖丁(名“丁”的厨师)、匠石(名“石”的巧匠)、医和(名“和”的医者)、优孟(名“孟”的乐师)等。

姓与氏的融合始于秦代。图为记录各种姓氏的书籍。

然而,姓和氏的沿袭制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显得十分混乱,人们的命名方式存在差异,有时候使用氏,有时候使用姓,也有一些人使用其它个人称谓,因此秦代开始采取措施统一姓氏,再加上后来各朝各代的进一步规范,姓与氏才完全融为一体,并开始世代稳定的传承。据《中国姓氏大辞典》收录,从古至今各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姓氏多达2.4 万个,但一些姓氏如今已消失于历史长河中,目前中国使用中的姓氏有6,000 多个。

何氏在中国属于超级大姓系列。图为位于福建漳州白石村何姓宗亲居住的围屋。摄影:黄子明 

想知道更多?

点此订阅《畅游行》杂志2023/ ISSUE JULY《越式美丽,越是迷恋》,翻开第98-101页便知分晓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Show More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