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炎炎夏日的高温天气,现代人有各种消暑办法,喝冷饮、吃冰品、冲凉,或是直接躲在开着冷气的室内。然而,冷气没法随身携带,跟着我们移动,此时,轻便小巧的扇子,无疑是最方便有用的消暑神器。
CTPphoto、摄图网等/图 李诗琴/文 陈安琪/设计 许素菁/整理
文章节选自《畅游行》杂志 2020 / ISSUE NOVEMBER 文化《扇子 夏天摇动的温柔》
提到扇子,新马人印象深刻的场景应该是新村里老人坐在屋前躺椅上摇扇纳凉,还有卖烤鸡翅膀或沙爹的小贩用扇子“煽风点火”了。中国扇子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然而,其最初功能并非我们今日的招风纳凉,也不叫做扇子,而是被称为箑、萐、翣。这3个字都念“shà”,同音不同字,反映了早期的扇子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并具有不同功能。其中,箑是用竹或羽毛等制成的扇子;萐是一种叶大可做扇的植物;翣则是古时棺木两旁形状像扇子的饰物。
你看不见我&让你看见我
目前中国出土年代最早的竹扇,是属于春秋晚期的短柄竹扇,又被称为便面。这种形状有点像菜刀的扇子,是古人用来遮面的工具。别误会,不是为了遮蔽阳光,而是当人不想与路上遇到的某些人 “确认眼神”时,就会用便面遮住自己的脸。可以说,便面是古代 “社恐者”们的救星,就不知当时古人遇见自己不想见的人迎面走来时,会否一边手持便面遮脸,一边内心默念:“你看不到我,我没看到你……”
实物之外,最早的扇子图像则出现在战国前期的嵌错宴乐攻战纹铜壶,壶上有一人手执一长柄大扇的图像。古时候,长柄扇主要是由人手持,立于君王身后或作为贵族仪仗,以彰显权威和社会地位。东晋葛洪辑抄的《西京杂记》提到“汉制:天子……夏设羽扇,冬设缯扇”,指的是汉代时期,皇帝夏季时设置长柄羽扇,冬设丝织缯扇。这种彰显权威,以让百姓看见自己的做法,后来一直延续至清代,我们从历代人物画像和照片中,也可看到立在主人身边举着长柄扇的侍从。
想看更多?
点此订阅《畅游行》杂志 2022/ ISSUE AUGUST《南美之南 巴塔哥尼亚》翻开第100-103页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