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大中华 Greater China

亦贾亦儒的徽州人

Huizhou, Anhui: Dream in old towns Part 2

古徽州土地贫瘠,粮食产量无法满足众多人口,徽州人于是以盐、茶、典当业起家,一步一脚印打出徽商帝国的半壁江山。“无徽不成镇”,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徽州人迁入,往往停留在村落阶段;可一旦徽州人住进来,设店铺、展事业,小村落于是成了市镇,逐渐繁荣起来了。

蓝钧仪、任中豪等/图  黄采薇、甘炤文/文  叶永仁/设计

文章节选自《畅游行》杂志 2019 / ISSUE MAR  目的地 《宏村、西递  徽州古村 如梦曾梦》

西递的胡文光刺史牌坊采用当地盛产的“黟县青”为建材,楼匾上方雕的是“恩荣”二字。麦翔云 摄

徽商的发迹不但靠劳力,还凭脑力。南宋大儒朱熹的外祖父祝确因拥有歙州(徽州的前身)城内大部分的房地产,人称“祝半州”;元末朱元璋(后为明太祖)缺饷,歙人江元慷慨捐助十万两……徽商足迹在历史中比比皆是。

徽人重视教育,许多徽商从商前是熟读经史的儒生,较一般商人更有文化修养。除了差点成为“富三代”的朱熹外,清代学者戴震是徽人,他的父亲戴弁就是位布商。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也是徽人,他的爸爸胡传出身茶商家庭,他少时每临茶市繁忙,还要入山收购春茶。徽州千百年来出的不是大儒士、大学者,就是颇有文化底蕴的大商人。绩溪一地便出现了名震近代中国的“五胡”:明代抗倭名将胡宗宪、清代徽墨四大家之一的胡开文、“胡庆余堂”药号的创办人胡雪岩、民国大学者胡适及前中国最高领导人胡锦涛。

本为始建于明末的六所私塾“依湖六院”,在清嘉庆年间,六院合并为“南湖书院”。志道堂是讲学的地方,上开天井。天井是徽派建筑的特色,除了可通风、采光外,水亦代表财,下雨时雨水从天井流进室内,“四水归宅”喻意财不外流,在念书之地也深藏徽商文化。任中豪 摄

徽人的“好儒”精神,确实地反映在当地建筑上。徽地多书院,著名的如宏村的南湖书院;寻常民居亦讲究规格礼数,连小户人家的民居亦不乏雅致与书香气息。而为了宣扬程朱(程颢、程颐和朱熹)理学中的伦理道德,徽人纷纷建起牌坊表彰孝子义士、节妇烈女或政绩斐然的官宦。

作为西递的地标,村口的胡文光刺史牌楼在青山碧水的衬托之下显得分外沉稳。这座“楼阁式”的四柱三间五楼式牌坊与一般四柱直插云霄的“冲天柱式”牌坊有明显不同。它是朝廷为表彰地方官胡文光而兴建的,牌楼额面上镌刻着“胶州刺史”和“荆藩首相”的字样,外围则雕镂以龙、麒麟、仙鹤等瑞兽,盘踞石柱的四只石狮俱显现威猛之势,除了展露匠艺之美,也让后世的旅人对先贤夙昔的典范留下深刻印象。走进徽派村落,时时可见传统文化对当地的影响。

想看更多?

那就点此订阅《畅游行》杂志 2019/ ISSUE MAR《迪拜 沙漠奇迹》翻开第64-75页阅读全文。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Show More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