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光照在云雾里面,经过衍射,便会形成独特的彩虹圆圈。佛光的出现,与阳光、地形等众多因素有关,一般比较难见,但梵净山不时有佛光显现。古人看见此等神奇现象,便以为是“弥勒显像”
何雄周等/图 余晴峰/文 叶永仁/设计 许素菁/整理
文章节选自《畅游行》杂志 2019 / ISSUE 79 目的地《贵州第一名山 梵净山》
心中有佛,所见皆佛
在梵净山,佛教文化占有重要地位。梵净山原名三山谷,后改名为梵净山,是因为当地佛学日渐兴盛。梵净一词源于“梵天净土”,梵天是佛教的护法神,净土则是极乐世界,所以单从山名看,我们便晓得此处与佛教甚有渊源。
佛光普照
佛教所以在梵净山扎根,与这里优美的环境很有关系,佛光是值得一书的一个部分。所谓佛光,其实是种光学现象。当阳光照在云雾里面,经过衍射,便会形成独特的彩虹圆圈。佛光的出现,与阳光、地形等众多因素有关,一般比较难见,但梵净山不时有佛光显现。古人看见此等神奇现象,便以为是“弥勒显像”,久而久之,梵净山是尘世净土的说法便确立下来。
除了佛光,还有很多胜景与佛教有关,比方说在棉絮岭远眺,我们可以看见山势呈现如大肚弥勒一般的形象,民众称之为“万米睡佛”;又如在东线徒步,会路经菩萨一样的“观音瀑布”。这些佛教景观巩固梵净山佛教圣地的形象,形象进入游人脑中,又会使人愈加觉得这些景象是“佛祖显灵”。那到底是先有佛教形象后有佛教胜景,还是先有佛教胜景后有佛教形象?这问题就难以说清了。
佛光的出现,有赖阳光、地形、云海等众多自然因素配合。梵净山景区 图
佛系保育
佛教进入梵净山,当然会改变这里的自然生态。在明清两代,梵净山有寺庙数百座。兴建殿宇要大量伐木;此外,僧人和随他们而来的佃农将大量原始植被开垦成耕地,这亦影响了梵净山的生态环境。可以说,其实由高僧 相中梵净山那刻开始,这座贵州名山便无可避免地与“原始生态”走远。
然而,从另一方面讲,佛教进山对保育也有积极作用。贵州省佛教协会副会长通植法师说:“佛教认为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植物,也是息息相关、相斥相成的,不能断然分割而单独存在,这是佛教对生命关怀以及生态思想之根本。”佛教提倡“戒杀”、“少欲知足”,这些概念其实都与现代的环保观念有所相通。事实上,历来也不乏高僧进行保育活动,比方说,明末的敏树禅师曾写下诗句:“山翁活计在山隈,种了青松又种梅,放下头明祖意,熏风拂拂自南来。”印证僧人曾经在梵净山周边种树,可见梵天净土的“佛系保育”历史悠久。
想看更多?
点此订阅《畅游行》杂志 2019/ ISSUE SEP《濑户内物语》翻开第76-83页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