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People

给蜜蜂一条生路

MY Bee Savior

“嗡嗡嗡,嗡嗡嗡,大家一起勤做工”,儿歌《小蜜蜂》大家耳熟能详;然而,小时候熟悉的“嗡嗡”声正渐渐成为绝唱,如今人们人们一旦看到蜂巢,也往往犹如惊弓之鸟。蜂是否真有那么可怕?看到蜂巢,除了联系消拯局或灭虫公司,我们是否还有其它选择?

文字:李诗琴     图片:MY Bee Savior、Unsplash

文章摘选自《畅游行》杂志 2021 / ISSUE NOV 人物 《给蜜蜂一条生路》

人类文明的发展与扩张,让大自然遭受无情摧残,但往往谈起动物保护,很多人会想到熊猫、马来貘、婆罗洲犀牛、苏门答腊虎等濒危物种,却忽略了那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体积娇小的昆虫——蜜蜂。

很多人所知的蜜蜂是那种黄黑相间、发出嗡嗡声、采集花蜜和酿制蜂蜜的小不点;广义来说,蜜蜂(Apis)是蜂科(Apidae)的一属,懂得采食花粉和花蜜并酿造与储存蜂蜜的约有7种,在多达2万种的蜂科之中是很小的群体。

摄影:Dan Gold

蜜蜂是造就人类食材多样性的大功臣。根据联合国数据,全球近90%的野生开花植物物种需依赖蜜蜂和蝴蝶等传粉动物授粉,而在提供全球 90% 粮食的作物中,有 71 种由蜜蜂授粉。然而,人们缺乏正确知识所造成的恐惧,导致这些维持地球食物链的小不点一旦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就葬身于消拯员的火下或灭虫人员的杀虫剂里。

小小的蜜蜂传播花粉,为我们保证了食物多样性。摄影:Jason Leung

它们是蜜蜂,不是老虎

“每次看到这些蜜蜂就这么被烧死,我很痛心。”马来西亚全国救蜂队(MY Bee Savior)副会长陈文祥如此说道。救蜂队的前身,是农业与发展研究院旗下的蜜蜂研究单位“MY Bee Savior”。2020年初,散布全马各地的民间救蜂队团体借用 MY Bee Savior 的名义,组织并成立如今的全国救蜂队,目前已有约250名志愿者加入。

志愿者们根据投报者提供的讯息,利用不同工具以移除蜂巢。图片来源:MY Bee Savior

马来西亚常见的蜜蜂有大排蜂、意大利蜂、土蜂、小排蜂和银蜂。陈文祥表示,大多人看见蜜蜂的反应激烈得如同看见老虎,但若非受到威胁,蜜蜂一般不具攻击性。“有时是人们看到蜂巢时反应过激,惹来蜜蜂叮蛰,而蜂类蛰人后会分泌费洛蒙,吸引后方蜂群支援,才会发生有人被一大群蜜蜂追蛰的不幸事件。”

一切从了解开始

这一年多来,透过面簿宣传及口耳相传,一些人在遇见蜂巢时会主动联系救蜂队。在接获投报后,队员们会先从照片了解蜂种和蜂巢所在的高度、位置等,以此判断需使用什么工具和派出哪些志愿者。不过并非所有蜂巢投报都会受理,若遇上性情凶猛的蜂种如虎头蜂,救蜂队会建议事主联系消拯局。

志愿者把蜂巢移入箱子后,将拿到大自然放生。图片来源:MY Bee Savior

志愿者抵达现场后,会将蜂巢迁到箱子里,再拿到大自然放生。偶尔,他们也将蜂巢拿到果园,既为蜜蜂们找到新家,也能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可谓一举多得。询及所见过的最大蜂巢,陈文祥表示曾在柔佛昔加末朋友家中见过长达1米的土蜂巢,令他十分震撼。

人们家中庭院种植的花、树为蜜蜂提供食物来源,吸引它们筑巢。图片来源:MY Bee Savior

成立短短不到2年时间,救蜂队已拯救超过2,000个蜂巢,这在陈文祥看来别具意义。他希望透过实际行动,向民众传达有关蜜蜂的正确讯息,也让消拯员了解如何正确处理蜂巢。或许,人们一直以来也不想对蜜蜂们赶尽杀绝,只是缺乏处理渠道和知识,才对蜜蜂抱持的恐惧大于感激。

回想起第一次处理蜂巢时,陈文祥也和很多人一样感到害怕,如今他却与蜜蜂当起了邻居,让它们在庭院里安家。或许就像他所说的,我们都需要对新事物产生兴趣和深入了解,事情可能跟我们想的不一样。

人物 | 陈文祥

马来西亚全国救蜂队副会长,长期以来对自然环境和生态深感兴趣。2019年在机缘巧合下,开始对蜜蜂和蜂蜜产生兴趣,并于2020年月初与一班蜜蜂爱好者组织成立全国救蜂队。

马来西亚全国救蜂队面簿@penyelamatlebah

欲收藏文章,可点此订阅《畅游行》杂志 2021/ ISSUE NOV《雅典&爱琴海岛屿》。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Show More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