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 Food

越臭越美味

The More Stinky, The More Flavour Part 01

中国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有云:臭与香本就是一线之隔,奇臭和异香之间存在着微妙临界点。玫瑰花香浓上一万倍,就是奇臭;在某种食物上,极臭可能是极香。而所谓臭,是闻起来臭,吃起来香,会吃的人,才能品到那种异于常态的味道。这样说来,“食臭者”似乎达到人类饮食的最高境界之一,你是其一吗?

文字: 邓颖蕙     图片:任中豪、摄图网等

文章摘选自《畅游行》杂志 2021/ ISSUE MAY 饮食 《越臭越美味》
香喷喷的美食总是勾起人们的食欲,但有些时候,“臭食”同样有这般效果。那些“闻着臭,吃着香”的美食包括臭豆腐、青腐乳、臭苋菜管、螺蛳粉等等,这些食物大多都经过发酵。在发酵过程中,食物原料的蛋白质和醣等元素会被微生物分解,产生带有鲜甜味的氨基酸,使食物变得鲜美可口,但食客也必须同时忍受它所散发出的味道——氨臭味和硫化氢类物质。

湖南长沙臭豆腐可说是“臭”名远扬的美食小吃。图片来源:摄图网

虽然如此,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臭食,有些人甚至唯恐避之不及。从科学角度或感官享受上,臭物更是令人不悦的,发出臭味的食物代表已腐败变质。那人们为何还会迷恋上臭食呢?

“臭”名昭著的美食

已故温州大学教授姚周辉所发表的《食臭习俗的分布及成因初探》一文中指出,中国食臭的习俗是因为过去物资匮乏,保鲜食物手法有限,因此民众无可避免地食用腐烂发臭的食物,以免浪费。浙江省绍兴地区是例子之一,早年当地民众普遍贫困,因此只能依靠腌制臭食以填补食物短缺。绍兴臭食大多是“因霉至臭”或“臭卤浸渍”而成,如霉毛豆、霉笋、臭冬瓜等,风味独特。

除了草酸之外,笋中所含的酪氨酸、植酸、单宁等物质,也是造就其“怪味”的源头。摄影:张恺鑫

另外,在无冷冻设备的年代,食物的腐烂周期就与气候密不可分。处于多雨潮湿地区的食物更容易腐坏,因此在梅雨地带的江南地区,像是绍兴、宁波等臭味美食盛行就不难理解了。

食变味 越美味

至于地理环境封闭、交通不便的地区也产生食臭习俗。旧时人们择食多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若是当地人想要吃到别于当地的食材就需靠外运输。

绍兴不少边远地区交通不便,以新昌为例,当地人从前渡河甚至只能以没有扶手独木桥出行。图片来源:摄图网

此举同样面临保鲜问题,一些外地食材在较长的运输过程中难免会变得酸臭,但人们又舍不得浪费扔掉,所以选择吃下肚。徽州皖南山区的“徽州臭鳜鱼”来源是因徽州不产大鳜鱼,要从沿江的池州挑鱼去,但山长水远,鱼常常腐坏,有聪明人将变味的鳜鱼用盐腌,臭鱼臭吃,没想到竟别有风味,才流传开来。

腐乳散发臭味之余,蕴藏着一股浓郁的香气。图片来源:摄图网

综上所述,臭食是在特定的历史时代背景和地理条件下所产生的,能传承至今,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它好吃。美食本就没有规则,看似违反中国传统“色、香、味”的臭食,如今不仅是游子舌尖的家乡记忆,更是街头巷尾的人气美食。

文章摘选自《畅游行》杂志2021 / ISSUE MAY《韩国 心动济州岛》。欲订阅此期刊,请点此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Show More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