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东盟 ASEAN

峇峇娘惹的现实人生

The Real Life of Baba & Nyonya Part 01

“思念如燕它飞舞舌尖,若是真爱配尝几分苦甜……”曾经红遍新马的经典电视剧《小娘惹》,让原本沉寂没落的土生华人文化重燃活力,尔后更因被中国剧组翻拍,屡屡成为热门话题。只不过,这个经过碰撞融合的南洋文化,在褪去影剧光环的现实中,还剩下些什么?

文字:邓颖蕙     图片:安德列• 韩、马来西亚旅游局、有关单位

文章摘选自《畅游行》杂志 2020 / ISSUE OCTOBER 马来西亚 《峇峇娘惹的现实人生》

华美的服饰、精致的器物、大气的宅邸,以及工序繁琐的美味佳肴……这些都是有关峇峇娘惹的影剧,如《小娘惹》《彼岸之嫁》《娘惹相思格》里所出现的场景。充满特色的南洋风情,不只让观众看得如痴如醉,也让大众对土生华人的文化有了大略的认识。

峇峇娘惹文化华丽却神秘。图片来源:马来西亚旅游局

然而,在这些华丽浓艳的元素背后,土生华人文化依然显得神秘十足。对于娘惹菜,你或许一尝就知;但你却无法一眼看出身边哪些人是峇峇或娘惹。在土生华人文化式微的今天,日常生活中已难见其踪影,只能在博物馆里观看展示品。土生华人传统文化是否已经随着时代变迁而消失或变质?

图片来源:马来西亚旅游局

起源与传说

峇峇与娘惹是古代中国东南沿海移民抵达当年的马来亚后,融入马来社区,与当地人(即马来人)通婚而繁衍的混血后裔(Peranakan)。由于他们也是土生土长的华人后裔,因此也被称为“土生华人” 或“侨生华人” (Cina Peranakan)。

关于峇峇与娘惹由来,在《马来纪年》一书中曾记载这样的一个故事:话说1459年,中国明代的汉丽宝(Hang Li Po)公主,被许婚远嫁马六甲王朝第六位苏丹曼速沙,而伴随公主前来的500名随从,此后聚居在三宝山。这些随从与当地女子结婚,落地生根,生下的后代男称“峇峇” (Baba)、女称“娘惹”(Nyonya)。

马六甲汉丽宝井。图片来源:Wikimedia

不过历史学家考证后,发现此书原稿于16世纪撰写,加上翻查中国明清皇家族谱,都无公主下嫁到马六甲的纪录,所以汉丽宝可能只是个美丽的传说。但这段传说却说明早在15世纪,已有中国人在该区定居,且入乡随俗,融入本土文化。

郑和肖像。图片来源:Wikimedia CC

另一个峇峇娘惹来源更考究的说法,可追溯至明清时期。明代初期,三宝太监郑和远涉重洋,发展同各国的关系。其舰队随行包括农工商和水手高达数万人,而郑和将第一批中国人带至马六甲,并把他们留在了航运要塞——马六甲海峡驻守。

此后,这批定居的明代后裔在马来半岛与土著通婚,马六甲就成为土生华人最早聚居的城市。到了清代、民国时期,大量中国人因国家动乱下南洋,特别是到英国的海峡殖民地工作求存。大部分来自福建或广东地区,小部分是客籍。

传统峇峇娘惹婚照。图片来源:Wikimedia CC

随着华人移民前来马来亚,华人与当地土著通婚的现象也不断增加,最终在15世纪初期到17世纪之间,峇峇娘惹在马来亚多地,如马六甲、槟城、新加坡、吉兰丹和登嘉楼逐渐形成特殊的民族文化。

下期预告:峇峇娘惹的历程转变

点此可订阅 2020/ ISSUE OCT诗意绍兴,水城漫游》抢先阅读完整文章。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Show More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