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东盟 ASEAN

慢话邮政史 (三)

The History of Singapore Post Service Part 3

早期的空邮信件,可能从英国寄出后,途经伊拉克、印度、缅甸、新加坡,几经辗转才抵达澳大利亚,信封上的邮戳便是这条路径的证明;即使是在新加坡国内,我们也能根据总局与分局的邮戳,见证邮政服务如何逐步扩散到全岛各个角落。

新加坡邮政、新加坡旅游局等/图              李诗琴/文                陈安琪/设计              许素菁/整理

文章节选自《畅游行》杂志 2022 / ISSUEOctober 新加坡《慢话邮政史》

方寸小纸的花花世界

从项德根的忆述中可以得知,上世纪60至70年代左右,信件是相当普遍的交流方式。由于邮票很常见,集邮成了当时的“集体爱好”。刘德耀在10 岁左右开始集邮,他说,当时会到商场买包装邮票,内里含有不同国家的各式邮票,这是性价比较高的集邮方式。尽管如此,每包邮票仍要价3SGD,以当时的物价来说,这个价格足以吃上好几碗面了。

新加坡集邮俱乐部活动。图为刘德耀提供

刘德耀第一次为了集邮特地到邮局,是在1982年。“1980年代是新加坡集邮风气的高潮。当年有个首日封是灯塔图样,记得当时邮局里人山人海,我印象非常深刻。”他笑说,自己曾跑遍全岛所有邮局与邮政代理处寄信给自己,只为了收集本土所有邮戳。若对照项德根的说法,你可能已想到,这种做法难以成立,因为每间邮局的每名职员都有各自的邮戳代码,若要收集所有邮戳还需好运气,每次都碰上不同职员,而刘德耀也是后来才得知。不过如今,他依然会在一间邮局服务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特地前往收集邮戳。

专业化收藏

在热烈的社会氛围下,新加坡集邮俱乐部、牛车水集邮会、新加坡集邮俱乐部和醉邮学会这类集邮团体也先后成立,而当中历史最悠久的为成立于1940 年的新加坡集邮俱乐部。加入该俱乐部后,刘德耀(从小热爱集邮,1988年加入新加坡集邮俱乐部)开始更深入了解集邮:从原本简单地以收藏好看和便宜的邮票为目标,转为更深入和专业化的收藏方式。他指出,集邮可分不同的角度和方式,例如有的人只以好看、错体等为主,没有一项特别的主题;有的人热衷于收藏如胡姬花或其它某项主题的邮票;有的人则以邮政史为角度出发,他便是其一。“邮政史的范围宽泛,但也可以细至某段时期或更小的领域,我主要收藏二战后至1980年代,与新加坡邮政史相关的品项。”

“早期的空邮信件,可能从英国寄出后,途经伊拉克、印度、缅甸、新加坡,几经辗转才抵达澳大利亚,信封上的邮戳便是这条路径的证明;即使是在新加坡国内,我们也能根据总局与分局的邮戳,见证邮政服务如何逐步扩散到全岛各个角落。”

2021年,新加坡邮政发行了最长的邮票(8.16公分)。新加坡邮政官网图

由于对邮政史感兴趣,刘德耀多收藏实寄封,也就是曾被实际寄出的信封。对他而言,每个信封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因此即使受损,也不影响收藏价值。“实寄封能解读出很多信息,包括不同时期的邮费;不同的政府单位也有各自邮戳,由此能观察国家发展与演变。邮票就不同了,品质和印刷数量都会直接影响到一枚邮票的价值。”

比起上世纪80、90年代,刘德耀坦言如今集邮属于小众爱好,年轻人一般不感兴趣。“俱乐部里20岁左右的年轻会员,用5根手指就能数完。”他笑说。他还曾在邮局遇到年轻人询问该把邮票贴在信封的哪个角落。听完,笔者想起之前“00后”实习生在不知情下,把邮票贴在信封左上角的事。

想看更多?

那就点此订阅《畅游行》杂志 2022/ ISSUE October《乐游青岛》翻开第84-91页阅读全文。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Show More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