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东盟 ASEAN

新加坡庙宇的发展

Temple Culture in Alive Part 02

据不完全统计,新加坡大大小小的华人庙宇有800多座,也就是说大概每3,000多名华人就有一座神庙。而这些庙宇大致可分为老庙和新庙。

文字:邓颖蕙     图片:新加坡旅游局、Unsplash等

文章摘选自《畅游行》杂志 2021 / ISSUE MARCH 新加坡 《庙宇文化 历久不衰》

老庙是少部分拥有永久地权的庙宇,通常被列为国家古迹保存下来,成为国家的历史文化象征,天福宫是其一;新庙则是因搬迁而单独重建或联合共建的庙宇。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发展情况,是因为新加坡政府于1966年通过了土地征用法令,控制了所有土地,以更好地规划城市发展建立卫星镇。

香火鼎盛的“淡滨尼联合宫”是许多信徒的朝圣地。图片来源:国家文物局网站

1965年至1985年,数以百计的华人庙宇因城市发展计划被迫搬迁。由于庙宇土地租用期限只有30年,因此庙宇方需想方设法筹募资金,好在租赁到期时可迁移它处,否则只能被迫关门。一些庙宇则另谋求生路,因此这段时期出现了“联合庙”。建于1974年的大巴窑伍合庙就是“联合庙”的代表之一,共有13座不同的寺庙,在同个屋檐下为各自的神明设立神龛,全都排成一行。

由于建设空间的紧张,大部分庙宇都被压缩在楼宇之间,与居民楼、写字楼、商贸楼等并排。图片来源:新加坡旅游局

看见信仰 薪火相传

这样被压缩的庙宇空间,是政府挑战在土地资源稀缺上发展的结果,但也显示华人社会在城市发展演化中,迸发出自我调适及再建构的能力,好让民间宗教文化的传承生生不息。至于新加坡的庙宇文化也随着岁月的更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与社会经济发展共同成长。

民众在新加坡最古老的华人庙宇天福宫的附楼歇息。图片来源:新加坡旅游局

早期的庙宇除了是烧香拜佛之地,也是乡民联络情谊、解决纠纷、缓解乡愁的最佳场所。20世纪初,庙宇办学更是新加坡教育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辉煌篇章。当时英校流行,私塾教育存在弊端,华人社会普遍感到必须创办新式学校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庙宇开始着手办学。

马路观音堂奉行的是释儒道合一,正殿中间供奉的是准提菩萨,右边供奉达摩祖师,左边是华陀先师。图片来源:新加坡旅游局

学校通常是在庙宇内或庙宇附近,而学校开办资金及往后的维持费用,也来自庙宇的香油钱。演酬神戏时的戏台,平时就作为乡村学校的课室或考场,让华裔子弟学习,同时也弘扬中华文化。最早的华校崇文阁就设在天福宫的范围内,凤山寺、保赤宫陈氏大宗词都曾经在庙里开办学校。如今的庙宇,也依旧默默守护着华社福祉,包括施医赠药、救苦济贫、颁发奖助学金和开办进修课程、举办节日文化活动、开设洗肾中心等等。

图片来源:新加坡旅游局

或许很多人不解,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新加坡,为何依然广泛盛行传统庙宇文化以及华人民间信仰?也许答案很简单,庙宇是安全感的来源。从前人们是因为乡愁,需要有个依靠;现在活在高度现代化社会,生活压力一点一点地吞噬着安全感,人们需要有个心灵寄托。从古至今,人们的心灵上需要神明,寻找避风港,所以对于神明的信仰、依赖、膜拜就难于避免,这也让新加坡的庙宇文化历久不衰。

上期回顾:庙宇文化 历久不衰
下期预告:本土化的南洋大伯公

点此可订阅《畅游行》杂志2021/ ISSUE MAR《大阪的朝气方式》,抢先阅读完整文章。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Show More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