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学语言就像学游泳,最简单快速的方式就是直接入池、泡在水里”,本身是潮州籍贯的李庆耀,因母亲是福建人,从小在耳濡目染下学会了潮语和福建话话。2007年左右,他到香港工作时,在粤语大环境“浸泡中”学会了粤语,并领略到粤语的优美。
新加坡旅游局、flicker/ 图 李诗琴 / 文 陈安琪/ 设计 吴承宪/整理
文章节选自《畅游行》杂志 2022/ ISSUE FEBRUARY 新加坡《方言文化封存》
LearnDialcet.sg尽量以故事和生活化的方式进行教学。LearnDialcet.sg图
2018年上旬回到新加坡后,李庆耀与太太姚宝莲到安老院当义工,并以方言同年长人士沟通。“当义工的那段期间,发现许多热心人士由于不谙方言,包括多数外籍医护人员只会说英语,因此在提供帮助时明显有心无力,无法更贴心去帮忙这些老人。”
新加坡的医护人员多为非华裔。邱德拔医院面簿
李庆耀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他观察到一名被推到空调下的老人好像觉得有些冷,就上前用方言询问,并帮忙把老人推离空调下。“其实那位老人附近就有另一名医护人员,却因不会说英语而只得默不吭声。除了表达需求,由于语言不通,这些老人平日在安老院都只能以看电视打发时间,少了情感和精神上的寄托。”每当李庆耀用方言与老人聊天时,他们发光的双眼让李庆耀意识到,能够用自己熟悉的语言表达想法和心情,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兴趣和在安老院的经历,李庆耀夫妇2018年中决定开设方言教学平台。
学习动机最重要
课堂上70%为华裔,其余为其它族群。李庆耀记得一名外籍医护人员刚值完晚班,短暂休息2、3小时后,早上9时又来上课,尽显这名医护人员的爱心和上进心。由此可见,学习一门语言最重要的还是动力。课堂上也不乏20多岁的年轻人,他们大多是为了可以更好地与家中长辈沟通而前来上课。在李庆耀看来,本地年轻人相当积极学习方言,相较之下,长辈反而会抱持“方言在慢慢流逝”的悲观想法。
尽管如此,李庆耀坦言最大的挑战仍是如何让年轻人喜欢上方言,以及如何让学习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学习。因此,LearnDialcet.sg尽量以故事和生活化方式教学,也不会要求学生的发音一定要标准,主要还是先要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LearnDialcet.sg在疫情之前的上课过程。LearnDialcet.sg图
目前,该平台提供福建、潮州和粤语教学,以英语教学为主。总计8小时的课被分成2堂,之后可在手机应用程序群组发问和交流。李庆耀认为,学习方言主要是用于日常沟通,因此8小时的课程只是为了打好基本功,最重要的还是学生下课后是否愿意多听多讲。
除了教学和准备材料,李庆耀也在网上撰写一些方言的稿件和录制音频。在他看来,方言的消失不只是一种日常用语的消失,更是文化载体的消失。“从方言可以看懂深一层的籍贯文化,例如籍贯美食或是方言大戏等。”
李庆耀认为,了解方言可以帮助看懂更深一层的籍贯文化,如方言大戏。Choo Yut Shing 摄
想看更多?
那就点此订阅《畅游行》杂志 2019/ ISSUE FEBRUARY《中朝边境》翻开第80-83页阅读全文。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