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过新年,家中长辈总会叮嘱一定要吃年糕,今年才会步步高升。而在苏州,年糕也是当地人过年的必备美食,不仅好吃,还蕴含着许多美好寓意。在讲究的苏州人看来,年糕,就得吃纯手工的,唯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那份直击灵魂的软糯香甜。
相城文体旅/图文
相城有不少受食客青睐的糕团老店,有着六十多年历史的小孙糕团店就是其中之一。每天凌晨三时许,小孙就开始制作年糕了。
第一步是和粉。提前磨好的糯米粉倒入缸里,加入少量白糖以及一定比例的冷水后,不断搅拌揉搓,直到成为一块块米疙瘩。
之后,把米疙瘩移到木桶里蒸。这一步很有讲究,不能一股脑全倒进去,得一层一层地蒸。等整个木桶装满了,还得盖上层膜,这样最上面一层才能熟得更快。
时间慢慢流逝,揭开膜的那一刻,热气蒸腾而出,诱人的香味瞬间弥漫整个空间。趁热赶紧倒进大缸,像揉面一样反复揉压,这可是一项力气活。
然后“趁热打铁”,取适量糯米团到案板上,先铺平压扁,再按照叠被子的手法翻折,直到形成表面光滑毫不粘腻的长条。年糕好不好吃就看这一步啦。
接着,在上方抹上一层糖桂花,这一步增色又增香。点点黄亮桂花的点缀,让原本平平无奇的糯米团一下有了喜人风韵,像是一幅缓缓打开的水墨卷轴画,清新雅致。
再下来就是切糕了,又是一项技术活。此时不能用刀切,而是得用棉线割。在一番轻巧灵活的操作下,一块块大小均匀的年糕就呈现在眼前了。最后还可以盖上红印。冒着热气的年糕,散发着香甜的味道,那香气顺着风,钻进了每一位食客心里,让人切实感受到年味的美好。
刚做好的年糕最好吃!糯米香与桂花香合二为一,糯叽叽的口感、甜津津的味道萦绕在舌尖,软糯香甜的幸福滋味慢慢滋生……当然,也可以带回家自己加工。切成片,煎到两面金黄,或是切成小丁,和小圆子一起烧,都是苏州人的心头好。
吃年糕,年年高,来年必能“糕糕”兴兴、步步“糕”升!
*本篇转载自苏州市相城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微信公众号“相城文体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