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土地面积不大,要在这颗小红点上维持传统农业并不简单。裕廊牛蛙场是新加坡唯一一家牛蛙养殖场,由阮木耀先生创办。他在70年代看准牛蛙行业的商机,并在1981年于裕廊开设了牛蛙场。后来因为土地租约的关系,搬迁到如今林厝港占地1.1公顷的位置。在2006年,阮木耀的小女儿阮晓曦也加入阵容,协助父亲管理牛蛙场的生意。
裕廊牛蛙场 /图 黄郁俞/文 欧阳薏雯/设计
文章节选自《畅游行》杂志 2019 / ISSUE OCT 新加坡 《室外农场 新加坡的庄稼人》

新一代的想法前卫特出,晓曦为传统的经营模式,进行了一场大革命。除了重新设计牛蛙场的商标之外,也正式开放导览团,运用知识和教育吸引更多人对牛蛙产生兴趣,从而突破生意上的瓶颈。这里所主办的活动,大人小孩都适合,但首要条件是必须克服对冷血动物的陌生感。
看见牛蛙场的蝌蚪池,想起了小时候在家养小蝌蚪的日子。
小时候抓过青蛙的人都知道,它们的外皮冰冷,蛙身软软滑滑的,这种手感会让不喜欢冷血动物的人手足无措,甚至汗毛直竖。来到裕廊牛蛙场便是挑战的开始,导览团会让参与者与牛蛙近距离接触。别被牛蛙的外表吓到,其实它们很可爱,你可以抱抱它并与它合照。想要挑战进阶版合照的朋友,可以尝试将这里的“模特儿”美国牛蛙(American bullfrog)放在头顶平衡,保持不动几秒,“咔嚓”拍下你和牛蛙的完美合影。参与牛蛙互动的时候,我左顾右盼,发现反倒是年纪大的朋友一直在“哇哇叫”,有的竟站在蛙池中不敢动弹;再看看身旁的小朋友,他们随手就抓了只牛蛙,或许动作有些笨拙,但看着牛蛙的眼神是如此清澈单纯。
小小的牛蛙身体凉凉的,但是小朋友一点也不害怕,还玩得很开心。
在这一所户外教室,不只可以学习与牛蛙相处,还可以让大朋友小朋友不分年龄,增进交流。不知道这是否达到了晓曦的期许,既能增加收入,还可以传播正能量。其实晓曦的目标远远不止农场开拓,她认为农场不能安于现状,必须发展出更多产品以避免被市场淘汰。所以在裕廊牛蛙场还可以买到多种由他们研发出来的副产品,比如晓曦于大学时期研究成功的即饮雪蛤饮品、从牛蛙皮提取胶原蛋白制成的驱蚊剂,还有宠物饲料、去骨牛蛙腿等。除了可向牛蛙场预订,也可到官网上的“商店”下单,一键就送到你的家。
想看更多?
那就点此订阅《畅游行》杂志 2019/ ISSUE OCT《北京 古都新趣》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