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课题是现今社会最为关注的课题之一,但具体该怎么做?通过阅读,也许你能找到答案。
《一只鲎的旅行》
我国三面环海,许多人的日常离不开海洋,尤其浅海生态更是决定了沿海居民的生活环境以及食物和经济的来源。即便是居住在城市的人们,也熟悉各种浅海美味,像是槟城炒粿条少不了的“血蚶”,蚝煎里鲜嫩多汁的“牡蛎”,马来风光里必须要有的峇拉煎 (用“小虾”制作而成),还有享誉世界的辣椒螃蟹一般所使用的“锯缘青蟹”,等等等!
在众多令人垂涎的本地海鲜之中,有一种很特别的浅海动物,名为“鲎”。虽然一般华人较少接触它,甚至叫不出它的名字来,但它却深受马来食客的喜爱。据有限的了解,被潮州人和福建人俗称为“Hao”的鲎, 在数量上已经越来越少了。但时至今日,沿海地区一带依然可见有很多海鲜餐馆,推销和热卖着它。Hao, 一点都不好!
鲎的外表极为奇特,生活习性方面也颇为趣味。这就是为什么它有各种别称,包括:马蹄蟹、钢盔鱼、夫妻鱼和鸳鸯鱼。除此之外,鲎是科学界里公认的一种史前就已存在的古老生物!它从恐龙时代之前就一直延续存活到今天,这真可谓是大自然的奇迹啊!
不仅仅如此,鲎跨越了几亿年来到现今人类主宰的世界。它成为了盘中餐,也在目前的医疗领域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鲎作为世间稀有的“活化石”,有的为了人们的口腹之欲,有的则为了拯救更多的人命而不断被牺牲。它牺牲了自己,也牺牲了留给后代的自然栖息地 – 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
如果不是“看见十八丁”团队介绍的鲎专家关杰耀博士,如果没有他回国开班的无私分享和解说,那我想,我们依然还是会视而不见。2020年初,我为了要在槟城办一个关于鲎的工作坊,跑了好几个附近的渔村,问了好多位渔夫和村民。但都没有办法找到可以作为教学用途的成年活鲎!
他们说,鲎已经越来越少了。(可是餐店还不时在售卖!)
他们说,容易找的是小小鲎。(感恩还有小小鲎,希望有被放生)
他们说,找成年鲎要靠运气。(因为小小鲎来不及长大吧?)
他们说,有找到时通常会留给自己吃。(不要吃,给我做教学用啦!)
由于长期缺乏研究和数据,加上缺乏对问题的认识,马来西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把“鲎”列入受保护动物的名单之中。这是很可惜也很令人心痛的一件事。鲎专家们表达了担忧,认为等政府决定采取行动,漫漫的保育之路可能已经为时已晚。因此,我们这些草根人士不如先点燃星星之火,发起自己的保育行动吧!
——芸芸,《一只鲎的旅行》作者
《三十九种拯救地球的方法:BBC主持人告诉你,我们拥有让环保与发展并存的实际方法》
全球正面临暖化、空气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严重危机,尽管如此,我们仍有让环保与发展并存的方法可实施。 本书作者秉持着此信念,在长年对环境议题的关注下,发掘许多鼓舞人心的环保构思及解决方案。这些创新的构思提供了多角度、多面向的思考,其中也纳入了环保人士所反对的解决方案,以期在这艰巨的过程中探讨出多一种的可能性。作者认为拯救地球的成效,仍取决于各机关单位及普罗大众的意愿,足够的意愿方足以促成改变。在本书的每个方案文末,都会附上“理想目标”,让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我们,也可以尽一己之力在日常中实践。
——城邦阅读花园书店员
《向孩子加来的地球:向孩子借来的地球:20个自然生活练习,打造绿色家园与可持续的未来》
爱护地球并无现象中那么困难,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可以透过此书有趣的自然生活练习,为未来的七个世代留下更美好绿色的家园。 七个世代是来自美国原住民的生命智慧,提醒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把曾曾曾曾曾孙那个时代的可能列入考量,因为我们并不是从祖先那里“获得”现在的地球,而 是向未来的孩子们“借来”的。 对于借来的东西,应该要以更好的状态偿还才对。 此书图文并茂,生动可爱的插图让你轻松吸收知识,读起来毫不负担。
——城邦阅读花园书店员
《何乃健诗文集》
何乃健的本行是水稻专家,他毕业于马来亚大学农学系,后又获得马来西亚理科大学生物学硕士,自1972年始任职于吉打州慕达农业发展局。 何乃健以科学的睿智与诗人的敏感来写散文,再加上他本人温厚善良的情操,读他的散文常让人感到科学与文学的巧妙结合。
要净化环境,先要净化人心,这是何乃建在他的散文中不经意表露出来的思想。 而环保散文不是干巴巴的学术论文,它讲究感性与文字的亲和力,使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与启发。
关心社会、关心民瘼向来是马华文学的优良传统。 马华文学作者中有触及环保题材的,也大都禀承自一种社会忧患意识与人道悲悯。 具有深度的作品,往往透露出作者的学识修养,人生理念与丰富的生活阅历,也因此较具有感人的力量,成为唤醒更多人爱护自然环境的激素。
——文章摘自《何乃健诗文集》
134期《你好!马德里&胡米亚》出版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