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花草就像孩子,种下后不能放任不管,而是要细心照顾、施肥、检查、治病、修剪多余枝干等,它才能茁壮成长。在这一片欣欣向荣的美丽城市花园背后,又是谁在默默付出呢?
Flickr、Unsplash、国家公园局等/图 李诗琴/文 陈安琪/设计 吴承宪/整理
文章节选自《畅游行》杂志 2022 / ISSUE APRIL新加坡《绿色城市养成记》
国民花匠 打造大花园的幕后功臣
丘文杰2009年加入国家公园局成为一名树木艺师,目前为该局道路景观处副处长,与团队共同管理新加坡东部区域树木。丘文杰提供
从小热爱大自然的丘文杰,大学修读生命科学时,在植物学教授影响下对植物产生兴趣。2009年毕业后,丘文杰加入国家公园局成为一名树木艺师,从此与树木打交道。“当时只是出于兴趣而加入,结果大开眼界,因为没想到在绿意盎然的城市景观背后,有这么多国家公园局人员共同努力。”
树木艺师工作日常
丘文杰目前是国家公园局道路景观处副处长,与另外百余名树木艺师一同负责新加坡东部的道路景观,每天巡逻管辖范围。由于新加坡常降雨刮风,因此需特别注意是否有树枝已垂下或断裂,也要检查树木和测量、记录树高及维度等。“测量频率视地点而定,一般高速公路两旁的树木每半年测量一次。国家公园局目前与科技研发团队合作开发机器,透过扫描得出树高和维度等,预计一至两年内可全面使用,到时可以提升工作效率。”
丘文杰每日需与同事巡视新加坡东部,检查、测量树木等。丘文杰提供
树木的检查则会每半年至两年进行一次,视树的大小而定。一般来说,一棵3米高的树需耗时10至15分钟检查,包括观察树木的肢体语言和测试内部结构等。慢着,不会动的树木也有肢体语言?“一般人觉得一棵树叶子很绿、长得高大茂盛,就以为它很健康,但树木艺师则会发现这棵树相较之前,叶子没那么绿了,甚至可能有一些倾斜,这些都是树的‘肢体语言’,有赖于树木艺师的观察经验去发现,这也是为何不同区域的植物由国家公园局的固定团队专门巡逻管理。”在多年努力下,国家公园局接获的树木断枝等民众投报从2010年的3,000起下降到去年的不到470起,10年内减少了近90%,甚至近两年还收到越来越多好的反馈,令人鼓舞。
由于树木艺师一般又被称为“树医生”,因此人们常以为他们的工作只是修剪、检查、医治树木,实际上,道路与城市景观规划也是丘文杰的工作内容之一。他说,国家公园局早期主要种植雨树和青龙木,因此街道景观几乎“青一色”,但如今会种植不同树种,让城市景观更有趣多样及贴合当地环境。他举例,由于新加坡东部较干旱而西部多雨,因此东部的树种需要选择耐热耐干旱的树种;靠海的树种需要耐咸水和海风吹拂。
人与树情感联结
丘文杰主要负责新加坡东部的道路景观。东海岸公园大道由两层植物构成:上层为树木,营造夹道欢迎访客的感觉;下为绽放鲜艳花朵的灌木,使景观色彩不单调。国家公园局图
新加坡的城市景观演变,与一棵树的成长一样需要时间,13年下来,丘文杰在与树木打交道过程中就学到了耐心。“有时看到一些树,会回想起它当初是我种下的、这里的景观是我参与设计的,而如今这些树已经长那么大了。”即使隔着屏幕,都能看见丘文杰脸上的满足及语气中的自豪。
随着新加坡朝向“大自然里的城市”愿景迈进,丘文杰说接下来新加坡城市景观将会发生变化,因此希望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妨放慢脚步去观察和记录,并加入国家公园局的植树计划,为新加坡绿化尽一份力。
后人乘凉 到南部山脊贴近绿意
从高空俯瞰,走在南部山脊的步道上,犹如穿梭在树冠之上。新加坡旅游局图
多亏了一位位前人及国民花匠们不辞劳苦地植树和护树,新加坡这个“小红点”才化为一片美丽的绿洲。目前,国家公园局管理全岛约400个公园和4个自然保护区,而要想逃脱钢骨水泥森林,走入真正的绿色森林,全长约10公里、 包含4座公园的南部山脊(Southern Ridges),绝对是值得探索的好去处。
南部山脊之行可以从花柏山公园(Mount Faber Park)或肯特岗公园(Kent Ridge Park)开始。从肯特岗地铁站出发经过科技园后,就会抵达旧称“鸦片山”的肯特岗公园。此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是马来军团和日军抗战的地点之一,因此可说是南部山脊4座公园里,最有历史意义的一座。
天篷走道(Canopy Walk)。Keli Ray 摄
走过天篷走道(Canopy Walk)和汇集教育、研究、休闲、采购一站式体验的园艺园林(HortPark)后,来到了此趟大自然之旅的其中一个亮点——亚历山大拱桥(Alexandra Arch)。拱桥又被称为“通向自然的栅门”(Gateway to Nature),除了它那看起来犹如一片开放性叶子的外观,我想或许也因为它连接了公开展示新加坡各类著名的园艺设计作品的园艺园林,和穿过直落布兰雅山(Telok Blangah Hill)原始次生林的丛林小径(Forest Walk)。
走在丛林小径的空中走廊上,透过镂空网架看到脚下的林中风情,突然有一种自己在腾云驾雾,立在树冠上的幻觉。朋友说他上次幸运地看见了不知品种的候鸟,无奈我眼前除了绿还是绿。沿着丛林小径一路向上,即可到达直落布兰雅山公园的山峰小径(Hilltop Walk, Telok Blangah Hill Park),其东面便是新加坡离地最高的行人天桥——亨德申波浪桥(Henderson Waves),桥身拥有4个波峰和3个波谷,桥如其名,恰好与远方的海景遥相呼应又带有活力,而波浪形弧度还能让徒步者歇歇脚,可谓美观与实用兼具。从这里向南可遥望热闹的航运港湾,向北则可远眺市区,站在一处就能欣赏两种截然不同的开阔景致。
亨德申波浪桥(Henderson Waves)。Choo Yut Shing 摄
走过海拔落差70米的玛朗小径 (Marang Trail)后,终于来到南部山脊东部,也是此行的最后一站——花柏山公园。随着向这座新加坡第二高山山顶迈进,视野逐渐开阔,这里地势高且没有高楼遮挡,是欣赏新加坡南部无敌海景的上选之地。从花柏山可以搭乘缆车到圣淘沙(Sentosa),还可以找到新加坡的其中一座鱼尾狮。一趟徒步下来,绿林、城市、海港、南部岛屿景色一次入眼,这3小时花得值得!
想看更多?
那就点此订阅《畅游行》杂志 2022/ ISSUE APRIL《武汉江湖大城》翻开第84-87页阅读全文。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